第一百五十章 眾生當局(1 / 3)

這一月內,長安有兩件大事。一件是安王與歆蘭郡主完婚。一件是皇宮又喜添一小皇子。

承雲殿得了小皇子,上下都很高興,隻有錦書,麵上沒有什麼喜色,隻呆呆地半躺在床上,雙目無神,有些空洞,煩憂。

小皇子已擬了名字,叫允玨。

“夫人你看,小殿下真是乖啊,靜靜地就睡著了。”宮女杜若謹慎地抱著允玨,輕輕搖著。

錦書見她打算把允玨往自己眼前送過來,便隻淡淡地瞥了一眼那懷中的小娃兒,打斷道,“將他抱遠些,交給奶娘去。”

杜若不明夫人為何總不待見允玨,隻當她生產時受了苦,心裏還不大痛快,便隻得唯唯答應,悄聲走開了。

杜若低眼瞧著這個乖順的孩子,都快滿月了,生他的親娘都還沒抱過幾次,似乎也不願意多瞧他。他也不哭,也不鬧,自顧自地安安靜靜地長大,慢慢地從一個皺皺巴巴的小紅團子,變成如今這樣白嫩的,圓胖的,會和她嘻嘻笑笑的乖孩子。

杜若剛走不多久,便有人傳,皇後來了。

錦書冷冰冰的臉上這才有了些神色,她微微攏了攏頭發,等著皇後來。

她朝外一望,便見清華並盈袖兩個,一前一後從簾後走了進來。

清華是常來看她的,她不來時,便是重山來,加上那些個朝臣的夫人來道喜的,承雲殿一直都還算比較熱鬧。

在外人的麵前,錦書可以立馬換上比較溫和的笑臉。

還未等清華開口,她便熱絡地道,“勞娘娘記掛,隔三岔五地來瞧我。”

清華微微一笑,回道,“便是看你一日好似一日,我同陛下就安心了。”

除了是因履行自己皇後的照拂各宮的職責,也是因她對錦書仍參雜了些個人的情分,她也才是真心地來看她。

清華是個很嫌麻煩的人,倘若大家都和和睦睦的,最好不過了,那些過往的什麼恩怨,她寧可都忘掉。隻是,知錦書的為人,她也不得不時刻耗費著精力,用心提防著。

錦書又道,“聽聞安王大婚,娘娘沒去觀禮?”

清華便道,“說來,我也算蘭兒的娘家人,將她送上了花轎便好,不必跟著去了。”

錦書便道,“娘娘素來周到,隻是,安王或許要傷心了。娘娘同安王,也是十多年的交情了,他自然是希望陛下和娘娘一同替他作個見證的,如今娘娘沒有去,倒不圓滿了。”

清華一雙烏黑灼灼的眸子,定定地瞧著錦書,嘴角仍保持著恰好的弧度,透著明白,也透著寬容。

“陛下去了,便如同我也去了,安王定是明白的。”

錦書不免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薄笑,“這麼說來,娘娘自己寬心便好,不必管別人。”

清華聽著,並不計較。

便讓盈袖上前來,道,“我給允玨做了一套新衣裳,並帽子鞋襪,都是用的上好麵料,很舒適貼身的。”

錦書便道,“這些東西,原有的都穿不完了,娘娘何必親自動手呢,小孩子長得快,也穿不了幾次,到時候不得不扔了,豈不可惜?”

清華仍是笑道,“無妨,你高興時便與他穿一穿,此後如何處置,大可隨意。”

錦書便道,“娘娘慈愛心腸,對陛下的所有孩子,都一視同仁。隻是,您還記不記得魏王的孩子,怎麼她,偏沒有這個福氣得到娘娘的半點憐愛呢?

盈袖在旁聞言,心中咯噔一下,便見錦書的麵色,有些淒惻,譏笑,當下便悄悄地領了眾人,一一退下了,整個房內,隻留她們兩個。

清華不作辯解,隻低低道,“是我沒有這個福分,不是她。”

“為此,你更要好好地待允玨,他骨子裏流的血,有一半同魏王是一樣的。便是這一點,陛下對得起任何人,包括你。”

錦書倔強地咬著唇,她也知道,魏王的死,不能全部怪到重山和清華頭上,換做是魏王,當初不也是設了池魚宴打算要重山的命麼,這你死我活的遊戲,原本就沒有什麼對得起或對不起的說法,她隻是求一絲絲希望的火光,不要隻留下一堆死白的灰燼給她。

借著這有意無意地提起,她竭力去激起他們的愧疚,憑什麼個個都團圓美滿,隻她一個,承受這國破家亡,支離破碎的慘痛,那逝去的英魂,也不該就這麼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