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在順天府安心發展了幾年,新式機械、蒸汽工廠、教育等等各方麵工業化進程,都有了一定的成果。
北方建奴有了土豆,這個畝產二十石的神物,皇太極率領八旗子弟開啟了蒙古帝國的征途。
皇太極率領五萬大軍遠征蒙古的不裏牙惕部,隻要吞並了不裏牙惕部,就能為女真拓土三千裏。
戰略意義更是重大。
不裏牙惕部境內有一片浩淼的貝海兒湖,這裏陽光充沛,土地膏腴。
隻要占領了這裏,就能為女真帶來一片廣袤的土豆種植地,足夠養活上千萬的女真諸申。
還能兼並上百萬的蒙古人,建立一支人數多達二十萬以上的蒙八旗。
本該死在崇禎二年的袁崇煥,因為朱舜緣故,沒被崇禎淩遲,繼續當著他的薊遼總督。
以袁崇煥的戰略眼光,在得知女真的動向以後,很快就猜到了皇太極的意圖。
當即調動了大軍,做出一副趁著沈陽城兵力空虛,準備攻下建奴都城的態勢。
逼迫皇太極回防,放棄進攻貝海兒湖的戰略意圖。
現在隻是深秋,遼東已經刮起了寒風,天上飄起了雪花。
地麵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積雪,漫山遍野一片雪白。
寂靜的雪原。
很快被轟鳴的馬蹄聲打破,無數戰馬如同黑色洪流向北方湧去。
甲胄鮮明,旌旗招展。
在雪原上留下了無數的馬蹄印,露出了黑色土地。
大軍前方是一條寬闊的大河,已經凍上了一層厚厚的堅冰,隻要給馬蹄綁上棉布,就能順利通過。
這支身穿鴛鴦戰襖的大軍,卻在大河前方停了下來。
大河的名字在中原腹地,或許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在遼東卻是大名鼎鼎。
遼東的土皇帝袁督師,在這裏折戟沉沙了兩次,敗給了皇太極兩次。
大淩河。
大明騎軍經過三四裏路的緩衝,精準的停在了大淩河岸邊。
大淩河對岸,早就有一支女真韃子駐紮在那裏,阻擋明朝有可能進犯的大軍。
果不其然,皇太極率領大軍開拔的第三天,就有一支上萬人明朝騎軍策馬狂奔而來。
袁崇煥這一次為了出其不意的突襲沈陽城,帶走的全是精銳。
一人三馬,準備七天的幹糧和清水。
路上遇到不少的女真韃子,但是都被大明騎軍輕鬆突破,勢如破竹的一直衝到大淩河。
袁崇煥已經高估建奴留下的兵力了,但還是超出了心理預期。
對麵那支軍隊人數不多,隻有五六千人,卻是一支讓袁崇煥如臨大敵的軍隊。
烏真超哈。
各種鳥銃三千二百五十六支,虎蹲炮三百門,輜重車四百六十七兩。
還有三十七門紅衣大炮,擺在大淩河對岸。
黑洞洞的炮口,正對著袁崇煥的大軍。
袁崇煥在建奴的這支重軍身上,吃了很多次的虧。
說來可笑,本來仗著堅城火炮優勢的明軍,居然被一群建奴野人用大炮給欺負慘了。
一身戎裝的袁崇煥,八瓣明盔頂端的纓羽,在寒風裏不停翻滾。
拿起一支黃銅色的千裏鏡,望了過去,大小火炮旁邊站著一名名手持火把的建奴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