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與李景隆打過交道之人,很難不被其那溫文儒雅、聰明睿智所吸引。
又因其外形風流瀟灑,言談舉止盡顯頂級世家風範,致使李景隆成為不少金陵閨中女子的心中良偶。
李景隆有聽,坊間流傳他父親曾有與他定親。但李景隆父親生前,卻不曾跟李景隆提過此事。
所以李景隆自然不會將坊間流傳的婚約,當真。
李景隆知道這個傳聞的同時,也聞聽藍玉去大漠征北元太尉乃兒不花時,雖沒找到屢屢侵邊的乃爾不花以及所部,但卻得以大掃北元皇庭。
所以流傳的婚約,也就隻是在李景隆心中起了漣漪,就迅即就被“大軍出征與回師”給吸引的李景隆置之腦後。
李景隆打聽到大將軍藍玉在漠北大勝,率軍回京經過北平之時,有贈向來愛馬的燕王名馬。
但燕王非但不接受,反而俘虜的戰馬應該入國庫,不能贈送與他。燕王當時不接受的原因,眾紛紜。
有人這是燕王向來古怪的性格所致;有人燕王認為藍玉是太子妃常氏的親舅舅,而秦王、燕王等諸王與太子、晉王等諸王素來不合。所以燕王才會恨屋及烏,拒了藍玉這份好意。
失了麵子的藍玉,自然不肯罷休。向來好勝的藍玉,回到京師就與太子,有一個相士雲“燕王有子氣”……
後來又有人這相士在北平還曾給一女子看相,其將來會嫁給軍隊統帥兼執政大臣。李景隆認為,這隻是藍玉為了讓這個故事變得更加豐富,而讓人信服吧。
軍隊統帥兼執政大臣是太師,是商周就形成的官製。如箕子、大名鼎鼎的薑尚(薑子牙)、姬旦(周公)。
但在國朝,昔日的太師李善長隻掌國政,韓國公以左丞之尊而位列左班文臣之首;而軍隊統帥是太傅徐達,魏國公以右丞之尊而位列右班武臣之首。
兩者合二為一的真太師,在國朝就沒有出現過。所以李景隆認為藍玉這謠言,造得很拙劣。
即便後來的帝王,不如皇上這般強勢,而使太師這職恢複到商周乃至前朝的職權。
但要想成為真太師,這人還得有等於再建新朝的從龍之功;有舉世矚目的滅國戰;且一生南征北戰,使大江南北的多數軍官都跟著他立功升遷。
前一條很有可能。但後三條的任意一條,就很難做到。況乎後三條,缺一不可。
簡單地,沒有再立新朝的從龍之功,怎麼可能得到滅國戰的指揮權?這關乎主上莫大的信任;以及他有已被事實證明的能力。滅國戰何等大事!豈能玩笑?
至少李景隆的圈子中,李景隆沒有發現有這樣能力的人。李景隆也清楚自己,並沒有真正的名將所具備的賦。
後來李景隆在去年年初,又得知有太師之妻之命的女子,居然是自己那婚約的女主角。李景隆當時就斷定這是同為太子太傅的藍玉,給自己挖的坑。
資曆與戰功皆超藍玉的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為太子太師。就已讓隻是太子太傅的藍玉不服。
自己世襲了父親曹國公的爵位,但卻與因戰功而成為公爵的藍玉一起被封為太子太傅。李景隆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藍玉,心中會有多憤怒。
所以雲李麗質將會是太師之妻,李景隆認為就是藍玉是用來將他拉下馬的計策,與之前燕王有子氣同出一轍。
顯然易見嘛,習慣大權攬於一身的皇上容得下未來的真太師嗎?
後來審藍玉及其同黨之時,藍玉一個親信主動坦陳燕王有子氣;那女子將來是太師之妻,都是藍玉捏造。最後,藍玉也承認這兩件事情是他捏造出來的。
至於現在有人那相士,現在在欽監任職。李景隆想想就覺得好笑。還有人自己是玉皇大帝下凡,莫非也得相信?
雖然藍玉的捏造,與李麗質無關。但在李景隆心裏,卻已將她視為不祥之人。
娶婚約非實又不祥,且門不當戶不對的女子為妻。李景隆認為這下隻有蠢人,才會去坐實。
若娶李麗質為妻,李景隆更知道他將會成為與自己身份一樣的王公子弟,眼中的笑柄。
李景隆很在乎自己所在圈子中的人,怎麼看他。
至於坊間怎麼他,他並非十分在意。畢竟不是一個圈子,正所謂“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嘛。
李景隆至今未婚。是因為他與他門當戶對的徐達幼女徐妙婷,從就青梅竹馬。
但被徐妙芳的長姐,即燕王之妻,以輩分不對為由,給否了。
對徐妙芳的戀戀不忘,才導致外祖母是聖上親姐姐的李景隆,現在隻有妾,而沒有妻。
妾隻是奴,在正常情況下永遠都不能成為妻。而婚姻的本質,就在夫妻二字之上。
這就是岐陽王那些老部下還認為李景隆,尚未婚配的原因。當然這些岐陽王老部下,尚不知道他們在平易近人的現任曹國公眼裏,隻是坊間(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