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戰前議事(1 / 3)

九月,永平(今秦皇島)守將郭亮來報:江陰侯吳高、都督耿瓛引遼東十萬軍馬來圍城。

不日,錦衣衛來報:李景隆已至德州,他此時正在收集耿炳文敗亡將卒,並調各道軍馬五十萬,而紮營於河間。

十五日上午,得到消息的諸將,來到燕王府大殿。

見燕王與左丞眉宇間不但沒有擔憂,反而帶著喜色。而且燕王依然如以往那樣幹脆,他直接就說出:“立即整軍,隨我去救永平”。

這個提議,立即就得到張玉的附議。

雖不知道“燕王與左丞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但出於現實擔憂,不比默然的丘福、朱能,以及一臉戚戚然的顧成,諸將紛紛諫言:派一將去救永平即可,陛下應一意對付李景隆的大軍。

燕王起兵的那天,諸將就已將朱棣稱之為陛下。

既然已經起兵,燕王認為沒必要去“脫了褲子放屁”,所以他也就默認了諸將,對他的新稱謂。

畢竟諸位將領是拿著自己的生命,跟自己起兵。這從龍之功,是諸將應得的。

此時,燕王揚了左手,道:“我此時必須離開北平。我若是留在北平,九江(李景隆小名)必然不敢深入來此”。

當諸將領會到燕王之所以離開北平,有著想引李景隆孤軍深入的目的,他們不由地嘩然。

未待諸將開口,朱棣即沉聲地道:“鬼力赤將額勒伯克害了後,雖然扶持坤帖木兒為大汗,但誰都明白坤帖木兒是一個傀儡。不過坤帖木兒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他怎麼可能甘心當鬼力赤的傀儡呢”?

“此時北元未趁火打劫,隻是因為他們內部鬥爭嚴重。將來無論是坤帖木兒勝出,還是鬼力赤勝出,必將犯我”。朱棣斷定地說。

“而且西察合台汗國那個小偷(帖木兒因盜羊,被人打瘸一條腿),見我父皇駕崩,不僅立即停止了朝貢,而且還迅即地向奧斯曼國用兵。這小偷很顯然是解決後顧之憂後,繼續來做入主中原的夢”。朱棣恨恨地接著道。

“此時若不冒險,將來北元與西察合台汗國騰出手來,我們就連冒險的選擇都沒有了。我們此刻惟有冒此奇險,才能用時間獲得生存空間”。朱棣這話裏,沒有任何商量的語氣。

“陛下所言極是”。私下裏張玉雖然依然稱燕王為主上,但在諸將麵前,張玉也隨了大流。

“陛下英明”。丘福、朱能接著附議。

因歸了燕王,除了二兒子顧勇、長孫顧興祖此刻在北平外,顧統、顧銑、顧銓、顧銳這四子都已被建文誅殺,所以顧成近來一直有些精神恍惚。

但燕王這話以及說話時的神態,讓顧成不再精神恍惚。長相與神態,燕王與先帝一樣,顧成早就知道。但在此刻,顧成發現燕王的格局與當機立斷,也如先帝一般。

“根本就不是像。朱棣就是第二個朱元璋”。顧成心中暗道。

“逝者如斯……自己該為活著的二兒子顧勇、長孫顧興祖,留點什麼”。想到這,顧成的精氣神已恢複到以往的六七成。

“陛下英明”!顧成是第四個附議之人。

見諸將雖然紛紛附議,但臉上仍有擔心。知道他們是在擔心李景隆的燕王,接著不屑地對諸將言道:“李九江,隻是一個嬌生慣養之人。他向來就不是善於策劃的聰明之人”。

燕王見眾將在認真聆聽,他不無刻薄地評價道:“他外表看上去凶猛,其實沒有什麼勇氣可言。且為人嫉妒刻薄,缺乏服眾的本領。這種善嫉而欲淩駕於他人之上的人,往往又是那種聽不得他人的意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