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槍械(三)(1 / 2)

第四十三章 槍械(三)

看到生產出的突火槍質量大大提高,殺傷力不可同日而語,石斌立刻開始構思具體可行的作戰形式。

如果能夠形成虎蹲炮中遠距離大麵積威懾、突火槍中距離攻擊、木柄震天雷近距離防禦的交叉火力,元兵就無從下手。

若是再配上一定數量的馬匹和馬車,增加軍隊的機動性,那石斌的軍隊就能完全從被動防禦轉為主動進攻。

雖說肯定還無法做到全殲元人,但至少可以做到機動對抗。

王三雖然也有如此想法,但他卻有一點擔心,說道:“大哥,這突火槍射速太慢,而且有效殺傷距離不過一百米,而虎蹲炮的有效殺傷也不過近三百米這二者似乎沒多少區別啊?”

看到王三的疑慮石斌很高興,說道:“謝謝賢弟如此為我考慮,隻是有些東西你還沒考慮到。”

就是學富五車的人也有不懂的,何況他一個隻讀了幾年私塾,對火器戰鬥完全門外漢的家夥?王三聽後立刻謙虛的請教起來。

原來元軍多為騎兵,以騎兵的作戰方式其實就是像從遠處對著一個停在前方的目標衝鋒,而那目標不需要任何動力就可以給衝過來的騎兵巨大的創傷。

因為騎兵自身的衝擊力就已經帶給了那目標,所以這種新式突火槍對騎兵的有效殺傷距離已經到了兩百五十米甚至更遠一些。

而虎蹲炮氣密性太差,更像散彈槍,雖然對騎兵衝鋒的有效殺傷距離能達到五百餘米。但它卻又一個很大的缺點:曲射型火炮 ,導致中距離的防禦空白,如此一來這種突火槍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這種道理是石斌從車窗拋物中獲得的,王三當然不懂什麼叫車窗拋物,但是石斌卻必須告訴他。於是他準備犧牲幾匹劣馬來解釋。

將三匹老馬安置在離射手六百步左右的地方,並在它們的尾部掛上一串炮竹。一切準備好後,便同時點燃馬尾的炮竹和突火槍上的火藥。馬受驚後立刻狂奔,雖然速度不如好馬那麼快,但也形成很大的衝擊力。

跑了不到兩百五十步馬便發出痛嘯,有效殺傷果然達到了虎蹲炮的最遠射距。跑到離士兵大概一百二十步時三匹馬全部倒地。

走近看到幾匹倒地哀嚎老馬身上的觸目驚心的傷口。因為虎蹲炮和突火槍子彈不同,但兩者都深深的的嵌入了老馬的皮肉之中,可見突火槍的攻擊力也很強。

石斌幾人心有不忍,隻好立刻殺了它們。

事實勝於雄辯,看到如此利器眾人無不欣喜若狂,全力支持製造新式突火槍。剛剛離開軍營操場,石斌便問道:“強兵賢弟,我們兵器坊是怎麼生產火器的?”

“大哥,也就是在鐵匠鋪裏的那種生產方式,沒什麼變動。一個鐵匠專門打造一個杆新式突火槍,手下還有三到五個學徒做咱們的備用人才。”

“是不是每一個匠人都知道咱們所有兵器的生產流程?”石斌心懷忐忑的問道。

謝強兵點頭稱是。

“咱們這大宋國賊太多,弟兄們我相信,但我怕底下的人背叛。咱們幹脆將生產程序分開,各自隻生產一個部分,至於總體機密就由你掌握,我這留一份備用。”石斌立刻嚴肅的強調道。

明白石斌這是為了提高保密等級,謝強兵自然十分同意。不過他還是有點擔心,問道:“這樣的話,每個人都不是熟練的匠人了,會不會影響生產率?”

石斌就是從流水線生產的時代過來的,自然明白這種生產的方式比傳統匠人生產方式先進得多,自然非常肯定的說絕對會提高生產效率。

害怕謝強兵因為懷疑而不堅決執行,便又耐著性子提醒他,過程簡單就容易上手,徒弟也容易出師,保密也容易。

見大哥解釋的也有道理,而且又如此肯定謝強兵也不再疑惑和詢問,畢竟他這大哥就沒出過什麼大錯。

這突火槍發射卻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弊端,就是射速太慢。而且是前裝彈藥,不光要帶槍還得帶一根鐵通條將那彈丸捅進槍管裏去。

讓石斌看得實在有點哭笑不得,這不像準備打槍,倒像在捅什麼東西。何況如此用力很容易損傷膛線,導致突火槍威力大幅下降。

於是他問謝強兵這後裝槍是否研究出來,謝強兵回答已經造出來一杆樣品。但是有一個瓶頸沒有攻克,即後裝槍的氣密性不如前裝槍,射速雖然提升射距卻下降了。

原來也是氣密性不足,石斌這個槍械愛好者恰好明白其中的道理,笑著說道:“咱們的子彈是不是都很粗糙而且沒有彈性?”

謝強兵很意外石斌知道這些,立刻點頭卻不說話,隻等著他給出解決辦法。

“咱們換一種子彈,讓子彈外部有彈性就好。”石斌繼續說道,說完便畫出了這子彈的外形寫出了生產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