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肺癆”(1 / 2)

第七十六章 “肺癆”

諸事安排妥當之後石斌也準備率眾離開忻州,剛走到城門口他卻突然停住,與王三對視一眼,兩人又轉身退回城中。

對此行動十分不解,眾人本想詢問一番,但此時石斌威望如日中天,而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隨意發問是要受罰的,故而即使有問題也必須先跟著退回再說。

“賢弟,你說咱們就這麼退走是不是有些地方不太好?”石斌略帶疑惑的問道。

估計是用詞不準,王三剛開始沒理解石斌話裏的意思,他便說起了他的,“大哥,咱們偷襲忻州是因為化裝成了元兵,元兵並未被我們全部殲滅,如今消息已經走漏,元人定然知道我們化裝之事,故而再這麼撤退恐怕不妥。”

的確不妥,軍隊是有番號和接頭的口令的,當初不過是抓了驛卒才得了口令。

而忻州被偷襲口令定然都改了,查番號也查得更嚴,故而不該再穿元人的軍裝撤退。

“賢弟所言甚至,為兄正是此意,問題是我等如何撤退?”

“小弟認為我們應該再次換裝,這次就換成普通百姓的裝束。”王三認真的說道。

石斌立刻認同的他的看法,立刻從城中百姓家買來了一些舊衣服。

百姓當然是知道好歹的,開始是堅持不接受,因為已經得了石斌他們不少好處,回饋給一套破布衣服實在是不算什麼。

就在眾人都動搖了準備不再出錢買時,卻被石斌以軍令強製執行了。

太過獨斷專行當然不好,這次他細細解釋,表示普通百姓三年也難穿一套新衣服,更不必說現在,所以即使是渾身補丁的衣服都得花錢。

這些言語不久便傳至城中百姓耳中,無一不稱讚這是真正的王者之師,表示堅定支持石斌抗元,並期待他率部徹底擊潰元人

出了忻州這幾百威武之師又化裝成了一夥衣衫襤褸、麵色暗黃的難民向太原方向而去。

待到真正的元兵增援部隊到達時,忻州城內糧草輜重已經成為一堆草木灰,那統兵將領憤怒得五髒俱裂,仰天狂嘯。

並發誓要將石斌這夥膽敢如此蔑視大元勇士的狂徒挫骨揚灰。

經過兩次戰鬥,部隊在北方作戰已經有了一定經驗,但是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比如:水土不服、兵源枯竭、後勤補給困難、火器使用受天氣影響太大等。

最嚴重的就是水土不服。南方氣候濕潤,北方氣候非常幹燥,一些體質敏感的士卒到了北邊就有嚴重的上火現象。

雖然在丘陵地帶氣候還是比較潮濕,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嗓子疼、流鼻血且痰裏含血,這個現象可把不少士卒給嚇壞了。

即使石斌一再強調這隻是因為幹燥而引起的上火現象,但是麾下將士仍舊恐慌。

畢竟他們沒多少醫學知識,沒見過鼻血、痰血一起流的。哪怕可以接受鼻血是上火,但是喉嚨癢造成咳嗽再流點痰血就容易被想成肺癆了。

肺癆在當時絕對是無藥可救,而且還會傳染,一旦讓士兵認定這情況是肺癆,必定軍心渙散,隻能南撤,甚至會有被元人擊潰圍殲的可能。

還沒從大勝中清醒過來就立刻被這一讓人恐懼的假消息給拉了回來。

想了想這一路的經曆,隻能承認還真是知易行難,光是豪情萬丈遠遠不夠。

坐在地上看著一幫前兩天還鬥誌昂揚,今天就垂頭喪氣的士卒,石斌感到束手無策。

最讓人哭笑不得就是某些以為自己患了肺癆的士兵要其他兄弟離他遠點,以免被“傳染”;而一些害怕自己被傳染的士兵則故意將那些他們認為已經患上肺癆的戰友給孤立起來、排斥在外。

他當然知道多喝水肯定有用,說不定是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過不可能在行軍作戰的時候首先想的就是哪裏有水。

若是那樣那還做什麼戰,幹脆回家種田。

事情已經萬分緊急,再不找到解決的辦法估計就真的隻能撤退,雖說斬獲頗豐,卻也是迫不得已的退卻,並不光彩。

於是石斌下了一道軍令: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若有提出有效辦法解決此難題者,賞銀兩百兩。

可過了半天仍舊沒有半點動靜,王三和賈玲知道此時已是分秒必爭,就和其他幾個弟兄一起努力,隻希望能盡快想出解決之道。

突然營中發生一陣小騷亂打斷了幾人的思緒,煩躁不堪的石斌正滿肚子火沒處發,卻有這麼個不開眼的來點炸藥包,王三也隻能替他祈禱了。

怒氣衝衝的走到嘈雜的人群旁,石斌大聲喝道:“怎麼回事?如此緊急時刻還不知不可有任何騷動,以免泄露我軍行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