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肺癆”(2 / 2)

見統領走了過來,一個小校模樣的士卒走了出來施禮道:“卑職剛剛就是在處置一個泄露行藏的家夥,可他不服處置才鬧出這麼大動靜。”

本就為如何穩定軍心而煩躁不安,居然又蹦出來了可能讓自己已經泄露行藏的士卒,這讓石斌更是火冒三丈,二話不說直接命令就地處決。

當大刀就要將那士卒的六斤半從身上砍下來時,那人大聲嚎道:“我能治肺癆!”

剛剛都為那即將上路的同袍感到遺憾,這個死法實在是有點不值。聞言之後眾人又立刻來了精神,知道那家夥多半能留條命了。

“說!若是再道不實之言,兩罪並罰,定將你大卸八塊!”石斌麵若寒鐵的說道。

那士兵如蒙大赦,仍舊提心吊膽,唯恐行差踏錯,跪在地上輕聲說道:“大人,您對那‘肺癆’的說法是對的。那隻是上火而已。”

見那士卒也如此肯定那是上火,想必的確也知道些有用的東西,便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屬下出營並非故意暴露行藏,而是出林去了附近的村民家看了看,想知道他們是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結果讓屬下發現了些有趣的東西。”

村民家?有趣的東西?的確,那些都是常年生活在北邊的人,的確應該會有應對上火的辦法。

估計是人在局中,思緒混亂,居然忘了可以去民家請教。

“起來說話,如果的確有用就不處決,改打三十軍棍。”石斌麵色柔和許多,但還是一臉嚴肅。

知道自己肯定死不了,那士兵也輕鬆許多。站起身來定了定神,冷靜的說道:“大人,屬下在那些村民家發現他們都喜歡放盆清水在家中,而且都喜歡帶頭巾,一些高門大戶的門衛嘴裏似乎還在嚼什麼東西。”

一聽這些,石斌恍然大悟,清水是用來增加屋裏濕氣;那頭巾則讓他想起了常年生活在幹燥地區的阿拉伯人,他們就是用頭巾當做口罩用來保護鼻子和口腔;那門衛咀嚼的不就是茶葉嗎?

深深的吸了口氣,仿佛從巨大的壓力中又重新站了起來,開始和藹的看著那個違反軍令的士卒:“你的辦法不錯,不過功是功過是過,現在行軍就記下這頓處罰,不過功是功過是過,本官不搞功過相抵。待回到潭州,你自去領三十軍棍,再來我這領那兩百兩銀子的賞錢。”

那小卒本以為留得一條性命便是菩薩保佑,是石斌仁厚大德,卻沒想到他還言而有信真給兩百紋銀的賞錢,這可讓那小卒下定決心跟著石斌打拚了。

離開之前,石斌又問了那小卒家住何處,並表示如果他有不測家屬仍可得此賞賜。

這次是所有隨行士卒都歸心,決定跟隨石斌了。

待此事辦完後,石斌回頭細細一想,的確是他思維固化,隻想著要這一小撮人貓在這山林之中想辦法,卻忘了外麵就有很多現成的‘師傅’。

既然想出了辦法,為了穩定軍心自然要立刻執行,於是立刻派王三去采購茶葉。

不過尚未出營,王三卻被賈玲叫住帶回了石斌身邊,她解釋道:“石統領,並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清火,茶也分燥熱和清涼。”

這些可是石斌和王三聞所未聞的知識,按他們的理解茶就是敗火的。

見二人如此模樣,賈玲立刻將這些說了個明白,原來薄荷、金銀花、綠茶、菊花茶、檸檬、草決明、蒲公英、桑葉、苦丁,都有清熱去火的功效。但是紅茶、普洱茶、桂圓紅棗茶就都是性溫的茶,在北方幹燥地區就越喝越上火。

眾所周知任何產品都有優劣,石斌這幫草民即使現在能喝得起好茶卻不代表他們會買好茶,故而又問起賈玲來。

“夫人,這茶肯定也有好壞,咱們應該要買好茶,那這茶的優劣怎麼分辨?”石斌很謙虛的問道。

“簡單,從外形看,要求茶的色澤、大小、長短、粗細、形狀一致,達到整齊劃一。如果長短不一,大小各異,很可能是采摘粗放;色澤多變,形狀多樣,很可能製作粗糙。從色澤上看,茶要鮮靈活氣 光潤明亮,若是色澤陰暗則肯定不是好茶。還要嗅香氣,茶香譽稱為“天下第一香”,凡稱得上是好茶者,必須具有討人喜歡的香氣,或清雅,或濃烈,隻要令人神閑意遠,有開神敞懷之感即可,若有煙味或異味就不是好茶了。??”

知道了這些,心裏就有了底,明白到底該如何采購的王三再次進了忻州城。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0851/49339659.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