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韓義投效賈似道
出了鹽幫山寨一切又都恢複了正常,在自家水軍的護衛下,石斌運著這數千引的寶貝食鹽沿著長江逆行往鼎州而去。
雖然不是一身軍裝,但士卒精神抖擻、氣勢雄壯加上又衣著整潔,遠遠看去像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鏢師隊伍,宵小之徒自然就不敢覬覦了。
順順當當的到了九江境內,遙望見了廬山,石斌又‘詩意盎然’起來。立刻盜用了一首孟浩然的《晚泊潯陽望廬山》:
掛席幾千裏,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嚐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鍾。
從小受過良好教育的賈大小姐自然聽得懂這優美的詩歌,卻沒有任何反應,隻是在一旁看著。見沒得期待的反應,石斌感覺一拳打空了。忽然想起賈玲對他了解甚深知道他就是個沒讀過書的山民,哪裏懂什麼詩詞?當然全都是剽竊而來。對她來說不如郎情妾意、刀槍劍戟才能讓她有興趣。
為了不顯矯情,石斌立刻笑道:“夫人,這是一首關於廬山的詩詞,為夫閑來無事充充文人雅士你沒意見吧?”
見石斌還算體貼自己,放低了身份。本就懶得管那些的賈玲更是隨意的說道:“你的這些東西去哄哄賽西施可能有用,我就算了。這些閑事可懶得管,更懶得生氣。這些東西從小讀了背背了讀,早就聽得耳朵起繭了。”
船上坐久了是很累人的,石斌幹脆躺在了一袋鹽上,把鹽袋當成了枕頭,倒也舒服。
在石斌心中這七千引鹽是筆不小的財富,卻遠遠不如韓義投效賈似道來得有用,所以他決定應該將其引薦給賈似道。到時候各得其所,來個皆大歡喜。
不過為防思慮不周,石斌向同樣靠在鹽袋上一邊休息一邊看江景的賈玲說道:“小玲,那韓義校尉對如今的鹽管職位不滿,有改換門庭的意思。你說咱們幫是不幫?”
“怎麼能不幫?當然要幫,而且要大幫,把這事情辦成為止!”
這個回答是石斌早就料到的,但他還是問道:“這韓義是鄭清之的門下,雖說鬱鬱不得誌卻還是他的門下,如此撬牆角,鄭清之那老匹夫會不會做些過激的反應?”
過激的反應?這可是賈玲大小姐從沒想的事情。在她看來韓義不過一個小小校尉而已,值得一個宰輔有什麼過激的反應?
“我想不出他能有什麼過激的反應。”賈玲給了石斌一個讓他失望的回答。不過她又開口道:“有些事情不必做得那麼明顯啊!”
什麼叫不那麼明顯?投效就是要有好處,這難道還能藏?
“夫君,又到年底了對吧。奴家記得考課也要開始,你可以不在意,人家不敢對你如何,但那韓校尉就得小心,你說呢?”
一聽賈玲說考課,石斌當即明白了其中的道道。
“你的意思是讓父親大人委托別人在考課上給他高分,再又知會於他。待考課成績夠好再理所當然的保薦其升遷?”石斌很激動問道。
賈玲非常高興的點頭道:“正是,如此就不會落人話柄。不過升
遷還得是在這管鹽的部門中,那韓義得了好處自然投效父親,你就能得到更多的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