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滅燭絕纓’
時光荏苒,率眾南下已經過了三個月,進京也快兩個月,石斌費盡心思如今終於將王驛捧到了次相的位置,這讓他頓時感覺輕鬆不少。
雖然王驛成了次相,但是道路依然艱難。眾所周知,王三、謝強兵、李旭、賽子龍四人都是鐵杆‘石黨’,想要將他們都一一調動到之前謀劃的職位上去還得加緊時間奮力拚搏。畢竟其中障礙不少,但時間不多。
為了不讓理宗起疑,石斌命王驛提了幾個好建議,讓理宗對他更加滿意。同時又命王驛與趙葵和平相處,不要針尖對麥芒,來個‘和睦相處’。讓趙葵無法在理宗麵前說王驛一句壞話,一旦說了,便是抽他趙葵自己的臉。
由於這次相之位其實是石斌給的,王驛即使對趙葵恨之入骨也不敢忤逆石斌的意思,加上他也還有些智慧,知道要在理宗麵前留個好印象不能總是進讒言,於是幹脆完全按照石斌說得來當個寬容大度的次相。
雖然有些提線木偶的味道,但是相比之前當侍郎時則要好不少。至少現在王驛的意見能直達天聽,也能表達一些他自己的看法,沒人敢再對他指手畫腳。而他又是一個沒多少野心,容易滿足的人,更是不在意放棄自己的意見幫石斌說話了。
如此又過了一個月,石斌感覺時間差不多了,便決定要王驛試探試探理宗,看看理宗對吳潛這個沿河製置使現在是否滿意。
答案自然是不滿意,石斌在北邊的時候攻城略地,捷報頻傳。民政方麵發展得也非常快,戶數用‘飆升’二字形容都不為過。如今吳潛當了這沿河製置使卻太沒用了,足足三個月都沒一點消息。但是理宗忘了,吳潛是個傳統的宋臣,沒有聖旨他一不敢出兵,二不敢搶民。
理宗對吳潛不滿意就好,這正是石斌所求的。王驛當然也不完全是個廢物,知道該怎麼說話。在理宗表示對吳潛的不滿時,一開始,王驛是為吳潛說好話,漸漸的便將吳潛說成了一個能力不足的忠臣,不足以與元人對抗。
但凡談到此事,理宗問何人可以代替吳潛當那沿河製置使時,趙葵會明確表示不用石斌而用呂文德。王驛則不表態,一切聽理宗的安排。本就對趙葵不滿,所以即使他說的是對的,理宗也不願聽從,還是想另辟蹊徑,自己找辦法。
當王驛將這個消息告訴石斌後,石斌欣喜若狂,大笑不止。眉頭一皺又計上心頭。
這次石斌召集王三、賈玲、賽西施商議此事,但並未將王驛支走。這讓王驛十分感激,再次表示願為石斌牽馬墜蹬。
“各位,剛剛王宰輔跟我們帶來一個極好的消息,皇帝對吳潛不滿,但不願接受趙葵的意見用呂文德為沿河製置使,而打算‘自選賢能’。”石斌狡猾的笑道。
自選賢能?王三、賈玲和賽西施聽後無不大笑不止。在他們眼中,大宋最昏聵的就是理宗,他怎麼可能選出賢能?這絕對是奪回沿河製置使的良機。
“都笑夠了吧?我們現在來談談正事,看看該如何將王三弄到沿河製置使的位子上去。”
“大哥,小弟在此先行謝過。”王三立
刻激動的謝道。
“你我兄弟,你越強,為兄也就越強,這要謝什麼?咱們還是先想想怎麼讓你當上那沿河製置使吧。”
“夫君,我看咱們得先造勢,使人在朝中說吳潛不思進取,隻圖安逸。同時使人散播你與王三不和的消息,讓皇帝對王三沒那麼排斥和提防,最後再由王宰輔提名讓他當那沿河製置使。”賽西施很快便說道。
“好,如此甚好。說吳潛不思進取,貪圖安逸很好辦,但如何讓人相信我與王三不和?總得有些實據,空口白話恐怕理宗不信。他雖然昏聵,但還不會連這些都想不到。”
“大哥,咱們不如就從朝政上做文章。與之前王驛做的一樣,我與你經常做對不就好了?”王三笑道。
“這自然是好,但是眾人皆知你們我鐵杆兄弟,怎麼會無緣無故就對立呢?所以其中必須要一個緣由,一個說得過去的緣由。”石斌皺著眉頭說道。
找個說得過去的緣由有些麻煩,畢竟石斌與王三是最早的鐵杆弟兄,如果不是什麼大事很難會出嫌隙。何況二人如今正是同心協力共謀大事之時,又如何會輕易反目成仇?
在眾人都緊鎖眉頭之時,賈玲忽然狡猾的笑了笑,說道:“我有一法,可讓王三立刻成為夫君的‘敵人’。隻不過此法會要讓夫君和王兄弟受些委屈。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
“委屈?···”石斌與王三對視一眼後,點頭表示同意受這委屈。
“你們聽過滅燭絕纓的故事嗎?”
滅燭絕纓的故事石斌自然沒聽過,但是王三和王驛卻知道,立刻對賈玲的魄力和膽氣佩服不已。
“石夫人莫非是想當那許姬?”王驛問道。
“是的。我欲當那許姬,但我夫君卻不是楚莊王,而應是為了貂蟬而要殺呂布的董卓。”賈玲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