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滅燭絕纓’(2 / 2)

雖然沒聽過滅燭絕纓的故事,但是石斌知道楚莊王是個有雄才大略的國君,許姬肯定是一美人,而董卓又都是好色之徒。所以稍稍一想便懂了賈玲的意思。這是要自己當個為了妻子而與兄弟反目的人。

雖然這肯定是一好辦法,但是石斌心中多少有些不快,王三與王驛都尷尬不已,賽西施與許風則懵懂不知。

看出了幾人的不快,賈玲笑道:“我一女子尚且不懼惡語中傷,難道夫君和王三你們還懼怕?”

二人被這麼一問心中有些羞愧,但還是不想這麼丟麵子,成了大臣們的笑柄。

“大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既然夫人對此都不在意,咱們暫時又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不如就依夫人。若是大人感覺尚需思考,那卑職認為咱們可以徐徐圖之。”

“許風,你這徐徐圖之是什麼意思?”石斌問道。

“大人,這臨安城內奢靡之風盛行,到處是青樓和花船,不如先請王大人經常去青樓和花船那取樂。這樣既可以讓別人認為王大人不思進取,隻圖安逸,遲早與大人分道揚鑣,也可以為之後的滅燭絕纓之計做鋪墊。”許風很鄭重的說道,“當然,若是中途想出了其它辦法,這滅燭絕纓就不必了。”

由於王驛時不時的和理宗提起恢複漢唐盛世,這讓理宗心癢難耐,自然更加

留意吳潛這沿河製置使的行動。但是好高騖遠的理宗始終不見吳潛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功績,最終真的動了撤下吳潛另選沿河製置使的念頭。

在這期間,王驛就將王三做的這些事情當做笑話一一稟報給了理宗,最後還將王三酒後失禮,賈玲打算滅燭絕纓但石斌卻暗中記恨的事也說了出來。並告訴理宗如今石斌與王三勢如水火,可以拉攏王三,讓王三對抗石斌。

當然不會相信王驛這一麵之詞,理宗派宮中親信前去打探。不過就連石斌府中的家仆都說王三調戲了賈玲。石斌正打算與王三絕了兄弟情義,賈玲更勸石斌殺了王三。

這一結果讓理宗興奮不已,立刻召王三入宮覲見,要拉攏他。王三進宮之後,被理宗問及此事,他立刻嚎啕大哭,求理宗救他性命。理宗見王三的反應如此大,雖然有些疑惑但也十分高興。於是試探道:“將軍是四川總領,回四川去便好,怎麼還怕石斌加害?”

“皇上不知,那石斌在荊湖兩路和四川經營多年,命令一出無不服從,臣若是回了四川就是自尋死路,肯定十死無生。”王三一邊說著還一邊哭嚎。

為了讓理宗放心,王三又說道:“皇上,臣知錯了,之前不該追隨石斌那欺君罔上的奸臣。隻要皇上救臣性命,臣願為皇上開疆拓土,讓我大宋重現漢唐盛世。”

聽了王三的一番話,理宗動了任命他為沿河製置使的心思,但還是不放心,於是打算再試探試探。

於是在幾日後的朝會上,理宗說吳潛能力不足不能擔當沿河製置使的大任,要換能臣前往。

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就是趙葵,表示吳潛雖然沒有功績但也無過錯,而且吳潛上任不過三四個月,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功績。第二個跳出來反對的就是石斌,表示完全支持趙葵的看法,不讚成撤換吳潛。而王驛和王三這兩個堅定的‘反石派’則表示一定要換了吳潛這屍位素餐之徒,另選賢能。

既然理宗討厭趙葵,懼怕石斌,二人支持吳潛他當然就不能讚同。而王驛和王三這兩個堅定‘反石派’的意見理宗卻要讚同。所以最終決定撤下吳潛沿河製置使的職位,讓他回京東東路繼續當安撫使。

由於北方時刻有元人威脅,所以沿河製置使這個職位不能撤銷,必須有人接替。此時王驛便提議讓王三當沿河製置使。趙葵和石斌又都一起反對,而且王三也表示不敢接受這重任。

往日敵對的趙葵與石斌今日卻意見一致,這讓理宗疑心重重,也憂心忡忡。再想想王三最近令人滿意的表現和那宣誓效忠,讓理宗最終中計,命王三代替吳潛為沿江製置使。

注:滅燭絕纓是楚莊王舉行的一次宴會中發生的事情。酒過三巡所有人都有些醉了,一陣風吹過燈燭全滅。此時一個醉了的將領酒後失態拉住楚莊王寵妃許姬的手,許姬很聰明的扯下那將領的帽纓。並要求楚莊王點燈找出那對她無禮的將領並嚴懲。不過楚莊王卻要所有人都扯下帽纓放過了那將領。

3年後,楚莊王伐晉。一名叫唐狡的將領主動率領部下先行開路。這員戰將所到之處拚力死戰,大敗晉軍。封賞時唐狡承認自己就是那個侮辱了許姬的人所以不要封賞。這就是著名的‘絕纓宴’。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0851/32245718.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