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個小波折
        有了石斌的那些對應的政策,調到河西走廊和遼寧的百姓就沒有再回來的,反而都在那裏安居下來。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在哪裏住都是住,隻要豐衣足食就行。而契丹人又不仇恨宋人,移民過去的宋人也沒侵犯他們的利益,自然一切都朝好的方向發展。
        本以為事情就會這麼順利的發展,誰知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兩地沒多久又傳來了不和諧的聲音。
        當然不能讓河西走廊和遼寧出事,故而一聽到兩地有麻煩,有了前車之鑒的石斌立刻找許風詢問起來。許風給的答案卻是契丹人和黨項人眼紅石斌給征調去的宋人的優惠政策,認為不公平,他們也想要這樣的政策。
        “許風,契丹人也要這樣的優惠政策,你說我是給好還是不給好?”
        “大人,卑職不知如何回答。”許風有些忐忑的說道。
        “不知如何回答?什麼意思?”看著許風的樣子,石斌說道,“在我麵前你還有什麼不敢說的嗎?”
        “大人,你誤會了,卑職不是這個意思。我之所以不敢回答,是因為並不了解兩地的情況。若是胡言亂語影響了大人的判斷,那卑職就是大罪人了。如果大人想知道怎麼辦好,不如將王驛和李韶兩位大人叫來問問更好。”許風很謙恭的說道。
        “嗯,許風,你還是那樣謹慎小心,嗬嗬。不過說得也對,是不要胡言亂語。若是你不懂裝懂亂出對策,一旦釀成大禍你確實就是大罪人了。好吧,就照你說的辦,快去將王驛和李韶二人叫來。”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王驛與李韶便被許風帶到了石斌的書房之中。
        “王驛,如今河西走廊和遼寧兩地又出了些問題,當地的黨項人和契丹人對我們的政策不滿。說厚此薄彼,要我們也給他們同樣的優待。”
        在王驛看來,對新歸順的臣民給些優待是理所當然的,否則怎麼體現朝廷的仁德?怎麼拉攏人心?不得人心又如何能有效統治河西走廊和遼寧?故而稍稍想了想,王驛便表示應該對當地的黨項人和契丹人也施行同樣的政策,甚至可以更好一點。
        雖然這肯定是一個很正確而且很有效的辦法,但是石斌卻不想這樣,因為他感覺如果這樣做,朝廷太吃虧了,而且還有種被脅迫的感覺,他不喜歡。多少要讓黨項人和契丹人為此付出些什麼,何況來得太容易的東西沒人會珍惜。
        “王驛,你說得對,不過我認為不能就這麼給了。如果他要什麼我就給什麼那不僅太吃虧而且可能適得其反。”石斌沉吟道。
        “大人說得對,咱們應該要黨項人和契丹人為此付出些什麼才行。”王驛說道。
        “你們認為要他們付出什麼呢?”石斌問道。
        聽了石斌的問題後,王驛低頭不語,李韶則說道:“大人,黨項人和契丹人都是化外之民,即使得到比我大宋子民更好的待遇也未必與我一心。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下官認為僅僅免去他們的賦稅恐怕遠遠不夠。”
        剛剛的問題是要黨項人和契丹人付出什麼才獲得同樣的優待,但是李韶卻答非所問,說起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個牛頭不對馬嘴的回答讓石斌有些疑惑,不過並不生氣,反而有些好奇。因為他不認為李韶是那種胡言亂語之人,這樣說話必定有他的道理。
        “李韶,說說你的看法,相信你這麼說另有一層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