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場之人真正讀過書的就隻有賈玲,王三不過是認識幾個字罷了。所以除了賈玲之外,其餘的人都拐過彎來,表示必須多要歲貢。不給,或者給少了歲貢就要他們這些小國自己承擔後果。明白眾人的意思後,賈玲這個皇後也沒轍,隻能支持,但還是堅持要保留天朝上國的威嚴,不能像個卑微的商人一樣隻認金錢。
這個態度石斌也很認可,於是退了一步,笑道:“夫人,那我就不隻要他們給錢財,歲貢裏有別的東西代替也不錯。但是歲貢的價值還是得那麼多。”
既不能全要金錢又不能減少太多價值,這個問題不是很好解決。在場的六個人沒一個會希望藩屬國用人參、鹿茸這些東西來代替歲貢。
“你們說我們還缺些什麼?”石斌實在是想不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隻好開口問道。
“缺?大哥,小弟以為我們已經無所不有,並不缺什麼了。”王三說道。
“大哥,小弟以為我們還缺一條防線,一條西麵的防線。”李超很肯定的說道。
西麵的防線?石斌一聽便懂了李超的意思,他是指吐蕃(西藏)經常騷擾中原王朝,很討厭,而中原王朝還缺少有效的反擊措施。如今吐蕃雖然懾於大湘的強大而蟄伏,但是並未真正臣服。
“李超,你是指吐蕃?”
“大哥明鑒,小弟正是指吐蕃的這些家夥。不知道自己勞作過好日子就知道劫掠我們,真是比元人還不如!若不是那苦寒之地咱們要了沒用,輕易發兵征討對咱們損失又太大,小弟必定請命平了吐蕃!”
“兄弟說得不錯,不過咱們剛剛說藩屬國,你怎麼突然說起吐蕃來了?”石斌好奇的問道。
“哦,大哥不好意思,小弟扯遠了。之所以突然說起吐蕃,是因為小弟有一個設想。你認為將平吐蕃當做那些藩屬國的歲貢如何?”
平吐蕃當做藩屬國的歲貢?這可真是天馬行空的想法,但絕對是有可行性的。大湘發兵征吐蕃時要那些藩屬國也出兵,通過出兵來減少他們的歲貢,相信那些藩屬國會非常樂意。因為對於那些小國貴族來說,金銀比士兵的生命更重要。
“好,就這麼幹!李超,這個事情就由你去和他們談,記住,金銀和士卒的比例最好是五五之數。如果沒談成也沒事,過兩日我親自和他們談。”石斌笑道。
不出石斌所料,隻有緬甸這個離吐蕃近,受它欺淩多年的國家願意出兵當歲貢,而暹羅(泰國)、瀾滄王國(老撾)、扶南(柬埔寨)三個離它遠的國家則不願出兵隻願出錢。
當然不能這樣,石斌要的就是緬甸、暹羅、瀾滄王國、扶南四國合力與吐蕃相互攻殺,成了死敵就最好。他這帶兵參戰的最強者隻是來當‘漁翁’而已。
所以石斌親自接見了暹羅、瀾滄王國和扶南三國的使臣。而在這之前石斌還做了一番布置。將那使臣進出的道路打掃得一塵不染,一路金碧輝煌、雕梁畫棟,絕對是天朝上國才有的派頭。
站立在兩旁的皇宮護衛也是一個個英姿颯爽、神采奕奕,就連一身衣服都肯定價值不菲。至於那讓天下人都畏懼的火器,在這些侍衛手中也是嶄新精良的。
看到這些的三國使臣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不安,他們不認為自己的國家能抵擋得住這樣的軍隊,開始考慮要不要遵從石斌的意思,出兵幫助大湘攻擊吐蕃。到了禦書房,石斌一臉微笑的看著三人。但是三人卻被看得冷汗直流,因為他們不認為石斌這笑是善意的。究其原因,是因為石斌翻來覆去就是在問他們對大湘軍隊的看法,對大湘滅亡交址、大元和吸納大理的看法。
能擔任一國使臣的人絕對沒有蠢貨,聽到這樣的話三人立刻明白石斌言下之意。如果不按石斌說的出兵,他們的王國就是下一個大元或者交址。石斌同時也將出兵的好處說了出來,比如出多少兵減少多少歲貢,立功了會有多少賞賜。
經過這樣一番威逼利誘,三國使臣不得已答應和緬甸一樣出兵五千隨石斌出征吐蕃。誰知部隊還沒開拔,那吐蕃讚普卻是個軟骨頭。一聽到這消息,立刻派人前來請求歸附。
哪裏能這樣放過吐蕃?但人家都已經稱臣,石斌也不好出兵,畢竟師出無名。最終石斌隻能要求吐蕃每年交給大湘十萬兩白銀做歲貢,否則就開打。為了求得安寧,那吐蕃讚普毫不猶豫的讚同了。
這回石斌算是大大的高興了一場,絕對是‘名利雙收’!
<<\/
https:\/\/\/book\/40851\/303920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