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宗之戰的捷報送到朝廷,靈帝大喜,此時黃巾已不足慮,靈帝令王嵩回朝麵君。命皇甫嵩繼續剿滅黃巾軍殘部---下曲陽張寶黃巾軍。
九月底,王嵩收拾行裝,準備回京麵京。
屬於王嵩的黃巾之戰已經打完了。
在此次平定黃巾之亂中,王嵩率軍從並州雁門出發,曆經長社、邵陵、宛城、廣宗等大數十次戰役;轉戰四千多裏,曆時六個多月;共擊殺黃巾軍近十萬人,俘獲黃巾軍二十多萬人(以最後到達雁門郡的人數為準);擊殺波才等十幾位黃巾大將,並獲得張梁和張角的首級獻於朝廷。
戰功無人可比,穩壓皇甫嵩一頭,成為當今大漢首屈一指的名將。
王嵩自己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累計繳獲金00多萬兩,銀00萬兩,糧食1800萬擔,其它銅錢,珠寶玉石,絹布,器械輜重等等,無法一一羅列。此時的金銀購買力,比明朝時要強很多,00萬兩白銀的購買力,大致相當於明朝4000萬兩白銀。比之李自成從北京城劫掠6000萬兩百白銀,還是要少一些,不排除波才,張曼成,張角等黃巾集團將一部分財物藏了起來。
農民起義,如蝗蟲過境一般,所過之處,官府及地主豪強全被平滅,這些窮了幾輩子的人,對金銀珠寶心懷著極端的渴望,瘋狂地斂聚。而最後,起義失敗,財富又轉移了到鎮壓者手中,成為新的豪強集團崛起的基礎。
當然,王嵩也不能把這些全吞了,自己吃肉,也要給靈帝一口湯喝的。除了那些沒用的器械之外,王嵩還給靈帝劉宏送去了0萬兩銀子,對靈帝聲稱這是扣除軍餉和死傷撫恤的全部結餘。
靈帝很高興,雖然靈帝也猜到王嵩私吞了一些,但那是難免的。何況皇甫嵩朱儁等人一兩銀子都沒交給靈帝呢?
“忠臣啊!真是朕的忠臣!”極度貪財的靈帝劉宏感慨萬千,自從繼位皇帝以來,下便不曾有幾安寧的日子,漢軍打過無數次仗,每次都是從國庫往外掏錢,隻有這一次王嵩不用國庫一分錢,還往國庫裏送錢,而且一送就是0萬兩這麼多!
看在這0萬兩銀子的份上,靈帝決定要重賞這位“大大的忠臣。”
十月初,王嵩回到洛陽,將朝廷的軍隊交接給何進,雁門郡的軍隊由諸將帶回雁門郡,隻留典韋何曼兩位醜男領500親衛跟隨王嵩。
王嵩剛在洛陽安頓好,靈帝便派人傳旨召見。
大禮參拜了之後,靈帝滿意地看著王嵩。看得出,這老頭精神不錯,比上次見麵時的氣色又要好了不少。
“愛卿此番連破潁川,汝南,廣宗黃巾,有大功於社稷,朕必會重重封賞。看,愛卿想要什麼樣的封賞?”
王嵩不傻,但凡皇帝問這種話,都是不能直回答的。
“都是賴皇上洪福,將士用命,臣不敢居功。”王嵩中規中矩地回答道。
靈帝又點了點頭,突然話鋒一轉,雙眼緊緊地盯著對王嵩,冷冷地開口道:“朕聽了你抓了不少黃巾亂黨,一個都沒殺掉,全送到雁門郡去了,可有此事?”
王嵩心中一驚,知道如果這件事要是解釋不過去,恐怕今就出不了這皇宮了。
王嵩聲地回答道:“陛下,臣曾與皇甫將軍一同上奏過陛下,向陛下獻過移民實邊之策,陛下似乎並沒有反對……”
靈帝點了點頭道:“沒錯,朕是收到過這封奏章,朕雖然沒有反對,但也沒有表示讚成。”
這是想耍賴了啊!果然,靈帝隻是語氣頓了一下,又道:“你的移俘實邊之策,或許可行……,但風險也是很大,不如幹脆跟皇甫將軍的做法一樣,全部斬殺,以絕後患,愛卿以為如何?”
王嵩走到朝堂中間,跪在地上給靈帝行了一個禮,然後才道:
“陛下,普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濱莫非王臣。那些造反的百姓,也是陛下的子民,他們隻是受了張角的蠱惑,才犯下了一些錯誤。
就好像陛下的孩子,犯了錯,被陛下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如今已經迷途知返,陛下是否該給他們一次機會呢?
更何況如今邊郡之中,定襄郡,上郡,西河郡等地區,全郡百姓都已不足萬人。
實際上,三郡已經為胡人所居有。若能以俘虜充實邊塞地區,一者可以彰顯陛下仁義之名,再者可以增強漢人實力,豈不兩全其美?”
靈帝聽王嵩得頗有道理,且將亂民比做是犯了錯的孩子,也基本上認可了王嵩的做法。遂稱了句善,不再計較王嵩擅自處置俘虜之過。
過了一會,靈帝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