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遲疑了半天,才說“冠軍侯有功也有過,功過相抵吧,但我等會盟,討伐逆賊董卓,血腥戰場,可不是用來攀交情的。冠軍候若是無意討賊,大可退盟即可。”
這是要將王嵩逐出聯盟了!
王嵩尚未開口,孫堅大怒道“孫某浴血氾水關時,除了冠軍侯領兵相救,你們都在幹什麼?你們不但終日宴飲作樂,還拖延不發糧草!冠軍侯擒華雄敗呂布,你們又做了些什麼?如此結盟,有何必要?”
公孫瓚也起聲附合“私放呂布?那是有本事打敗呂布,才談得上私放!你們誰去試試?”
曹操連忙勸解,左右說合。
王嵩用非常失望的語氣道“大家一起討賊,本該同心協力!但現在看來,卻是各懷私心,討賊是假,爭名奪利才是真!
營營苟苟之輩,我又何須與你們結盟?
我便自己去討董卓,你們就繼續飲宴歌舞,吟詩作賦吧!誰是真心討賊,世間自有道義!
說罷揚長而去,袁紹也不敢攔阻,巴不得王嵩早點離開,免得搶了自己風頭。曹操苦勸不著,也隻好做罷。
王嵩在會盟之前,就知道本次會盟的結果,知道董卓會遷都長安,特意留下郭嘉在董卓的退路上布局,如今正尋思著如何脫身去助郭嘉,剛好便與袁紹起了衝突,正好借口退出。
“老子剛想睡覺,袁紹便送來一個枕頭,這袁本初,還真是是善解人意啊,可惜是個大男人,與我的興趣愛好不符合……”王嵩長歎一聲,點起自家兵馬,連夜拔營而去。
王嵩離開之前說的話,也讓袁紹受了些刺激,臉上有些掛不住。在王嵩走了之後,袁紹便指揮大軍,連日強攻虎牢關。董卓十萬大軍守關,又豈能輕易被攻破?虎牢關下,死傷累累……。
在王嵩走了之後,袁紹便指揮大軍,連日強攻虎牢關。董卓十萬大軍守關,又豈能輕易被攻破?虎牢關下,死傷累累……。
雙方耗了半個多月,誰也奈何不了誰。聯軍死傷慘重,士氣低落,袁紹隻好停止進攻,雙方進入相持階段。
李儒見雙方相持不戰,便向董卓獻計道主公的根基在西北關內,這一點自始至今都沒有改變,洛陽雖然繁華,卻全是關東士族的勢力範圍,主公想要對抗關東群雄,最好的辦法就是退回關內,調遣兵馬固守函穀關天險。當年秦國以一國之力對抗六國,靠的就是這個辦法。”
“要退回關內?還真是有些舍不得這洛陽的繁華啊。”董卓有些猶豫不決道。
董卓知道李儒說的在理,可是董卓還是有些舍不得洛陽,比之長安,洛陽不知要繁華多少倍。
從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以來,經過二百年的發展,洛陽城已經發展成為這個時代全世界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人口總數達到了一百萬以上。大家想想看,王嵩接手雁門郡時,全郡13縣人口總數隻有25萬人,而洛陽一座城池,卻住下了1多萬人口!由此可見洛陽有多繁華。
曾經有人寫詩描寫此時的洛陽道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鬥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
洛中何鬱鬱,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
李儒知道董卓的心思,便進一步分析道
“關東之地盡反,短期之內爭奪關東已經沒有可能。如果主公退回長安,關東諸侯聯盟必然出現分裂,諸侯之間必然會為爭奪利益,而互相攻伐。
待其聯盟解散,陷於內亂,丞相正好可以坐收魚翁之利。況且,隻要函穀關在手,我們便進可攻,退可守,主動權握在我們手中,立於不敗之地!
而且嶽父大人可將天子一並帶去長安,有天子在手,便可挾天子以令諸侯。”
董卓想了一下,仍就遲疑不決道。
“愛婿說得在理,可是要放棄洛陽,心有不甘啊。洛陽繁華,可以說是天下財富彙聚之地,若就此放棄,實在可惜。”
聽到董卓的話,李儒陰陰地一笑道“洛陽的財富,都是關東士族豪強的財富。這些人屢次欲害嶽父大人性命,我們自然不能便宜了他們。”
董卓一聽,心中暗喜,不過做老大的,還是要維持一些賢良仁德形像的,壞主意隻能手下的人提出來。
所以,董卓故意問道“愛婿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