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郝昭守壺關,一萬擋十萬(1 / 2)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八月,袁紹將二十萬大軍分成兩路,一路以張合為主將,由郭圖為軍師,帶領十萬大軍進攻河內。

一路則顏良領軍,以逢紀為軍師,領兵十萬進攻上黨壺關。

郝昭接到斥候報告,得知袁紹大軍壓境,立即向上黨太守顧雍稟報。同時讓周倉帶五千人進駐壺關城西南的屯留。李勇帶五千人進駐正北的襄洹、張懷韓先領五千人進駐東北的潞城,四城互為犄角。

但如此一來,留在壺關城的兵力也隻剩下一萬多人。郝昭知道這樣做的風險,但為了拖延時間,不得不分散兵力先扛上一陣,因為隻要其它三城的西麵仍在自己手中,就可以隨時支援,當一城受到攻擊時,還可從另一城派出援軍夾擊敵人。

上黨太守顧雍,接到袁紹十萬大軍壓境的消息後,一邊向田豐和關羽求援,一邊組織聯防隊前去支援。

顏良帶領大軍來到壺關,先帶著謀士、將領們上了壺關口,進抵壺關城,實地觀察壺關城的地形情況。

但見險峰幽穀的盡頭,擋著一座高達十五米的雄關,關前的空地寬不過兩百米左右,兩側都是壁立的險峰,萬壑千峰間,雲遮霧繞,蒼鷹盤旋,猿啼不斷。

“好一座雄關!這仗不好打啊。“顏良歎了口氣道。

逢紀道:“是不好打,但這也是必打之仗。並州這幾年發展得非常好,隻要奪取了並州,主公的勢力就相當於增加了一倍。

但是,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關鍵在於奪取了並州之後,北方幽州公孫瓚便會麵臨主公兩個方向的軍事壓力,其敗亡也就不遠了。因此,奪取並州,是主公發展戰略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老將淳於瓊道:“如果強攻,恐怕死傷慘重也難以攻下。且關前地方太,每次能投入的隻有一萬人左右,人再多也沒用。”

辛評道:“壺關雖然易守難攻,但據斥候報告,整個上黨的守軍,隻有三萬人,真正能用於守關的並州軍,隻有一萬多人,我們十萬人攻城,又豈有不破之理?

我建議將十萬大軍分成十隊,晝夜不停,輪流攻打,這樣幾下來,關上的敵軍便會消耗怠盡。即便沒在守城中戰死,恐怕也沒力氣舉刀射箭了。”

顏良依其計,將軍隊分成十隊,每隊攻二個時辰,再換另一隊上去,這樣一來,每個隊差不多兩才輪到一次攻城,軍士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整,保持旺盛的戰鬥力。

城上的郝昭,也看出了顏良的打算,也命令將一萬人分成兩隊,每次一隊休息,一隊守城。

吃過午飯後,顏良開始指揮第一個萬人隊進攻,士兵們躲在巨盾後麵,開始清除尖樁,填平壕溝。

郝昭一聲令下,關牆上的十幾台連環投石機開始投擲石頭。

巨盾能防箭,卻防不了石頭,幾十斤重的石頭從空拋下來,砸在巨盾上,會將巨盾砸得粉碎,盾後的人也會肝膽俱被震裂。石頭落在地上,便會犁出一條血槽,碰著死挨著傷。

城上的弓弩手則朝著被石頭砸開的缺口處拚命射出弩箭。

袁軍付出了近千饒代價,才終於填平了壕溝,拔掉了尖樁鹿角。

慘烈的攻城戰開始了,麵對密密麻麻的雲梯,郝昭帶領著斧頭隊,用鐵斧砍斷雲梯上的掛勾,用鐵叉將雲梯叉倒,戰鬥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顏良一邊讓人用雲梯蟻附攻城,一邊在城下列成箭陣,射殺守城的守軍。不過並州軍的鋼製盔甲,起到很好的防箭作用,傷亡並不是很大。

郝昭在城上安排投擲隊,投擲石灰瓶,此時剛好是西北風,石灰粉在西北風的吹拂下順風飄向城下的袁軍,對袁軍造成很大的傷害,不少袁軍被生石灰燒壞了眼睛。顏良隻好鳴金收兵,換另一隊繼續攻城。

連續晝夜不停地攻城兩,袁軍傷亡數千人,仍然不能攻上城頭。

袁軍的大營中,校尉以上的軍將彙聚在起,討論著該如何打開這個烏龜殼。連續幾的攻城失利,讓這些袁等將士們有些士氣不振。

顏良看了一眼手下的將士道:“壺關地勢險要,短時內攻不下也屬正常,大家不必如此心急。大家在一起討論一下,看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許攸走上前來,指著牆上的地圖道:“在壺關的周邊有三座城分別是:壺關城西南的屯留、正北的襄洹、東北的潞城,這三城與壺關互為犄角,對我們軍造成不少幹擾。我軍人多,可分兵同時攻打這三座城,給壺關城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