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逼魏延出戰(1 / 2)

當郭嘉與諸葛亮在秣陵“暢談江南風月“的時侯,周泰帶著的唐軍已經橫穿了太湖,沿水道直達句容城外登陸,並立即向句容發起了進攻

句容城中隻有五千守軍,麵對近三萬饒圍攻,隻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在守城校尉戰死之後,便在軍侯的帶領下放下武器開城投降了。

周泰命人將句容的糧草物資全部搬到船上,俘虜也全部綁好趕到船上,然後大軍棄了句容,重新回到了船上,向長江水道駛去。

周泰可不想與荊州軍硬碰硬地作戰,這次來江東主要是訓練水師官兵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可不是周泰願意做的。而且過份削弱劉備的勢力,也與王嵩的利益不符。

黃忠聽後路被襲,大驚失色,這句容不僅是黃忠的後路,還靠近秣陵,秣陵城中隻有諸葛亮的一萬多人馬駐守,黃忠不能不救。

所以,聽到句容被襲後,黃忠立即停止了對曲阿城的進攻,率大軍來救援句容。

待黃忠回到句容時,唐軍早已經人去城空,所有糧草和軍械物資都已搬走。

了解到有近三萬人馬來“光顧“了句容之後,黃忠不敢再回頭攻擊曲阿,而是立即帶領衛隊回到秣陵,向諸葛亮請示下一步行動。

當黃忠回到秣陵時,諸葛亮正站在地圖前麵沉思,聽黃忠來了,諸葛亮立即讓人將黃忠請到帳中,對黃忠道:“唐軍的加入,已經逆轉了戰場的態勢,我們的糧草器械,都不足以支持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不能速勝,就隻能撤退。但是,我們也不能就這麼撤退。我們要盡可能多地將丹陽和九江的百姓轉到廬江去。

黃將軍請暫回句容,做出對曲阿進攻之勢,迷惑孫權,給我們強遷百姓爭取時間。”

黃忠也明白當前的情況,對諸葛亮的安排並無異議,應了聲喏,便帶親衛返回了句容。然後派出大量偵騎,襲殺吳軍斥候,遮蔽與曲阿之間戰場,做出一番要大戰一場的模樣,使曲阿的徐盛根本不敢出戰。

此時的唐軍去了哪裏呢?

郭嘉精得很,知道諸葛亮為了決戰調空了宛陵和歙縣的兵力,便讓周泰兵分二路,一路由蔣欽領兵一萬取歙縣,其餘人馬則由周泰親自帶領取宛陵。

蔣欽的船隊來到歙縣時,歙縣縣令手中隻有兩千多新兵,見大軍來襲,便很識趣地開城投降了。唐軍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歙縣。

接下來就是宛陵。

宛陵做為丹陽治所,守軍和衙役加在一起有六千多人。周泰領軍來到宛陵時,守城校尉領兵抵抗,被閻行一箭射中咽喉,墜下城來。蔣欽,梁興,韓平等人乘機殺上城牆,打開城門引大軍進城。宛陵守軍有二千餘人棄械投降,其餘守軍分從北門和兩門逃出城去。

唐軍再次搬空了兩地的府庫和物資,將俘虜綁了趕上戰船全都帶走。

奪取了這兩地的府庫物資之後。周泰讓蔣欽用舊式戰船將物資押回在太湖營地,自己則率新式戰船順長江來到丹徒。

丹徒的太史慈,也接到了諸葛亮迷惑吳軍準備撤湍命令。見周泰的唐軍趕到,太史慈連夜帶兵退回了秣陵。

諸葛亮見強遷百姓的事已接近尾聲,便下令放棄丹陽和九江,直接退往了廬江郡。

丹陽和九江二郡,百姓被強遷數十萬人,基本上城鎮人口被遷得十室九空,房子也盡被燒毀。

隨後而來的孫權和周瑜,麵對滿目瘡痍的兩郡,氣得牙癢而又無可奈何。

而諸葛亮退兵到廬江之後,再沒有後勤之憂,且兵力收縮之後,能用於前線的兵力達到了十萬人馬,孫權和周泰的聯軍兵力相當。爾後諸葛亮將重兵部署在舒縣和六安,以當前孫權的兵力,自然是奈何不了廬江郡。

孫權再次前來拜訪郭嘉和周泰,見麵之後,孫權對郭嘉和周泰道:“得貴軍相助,我軍得以收複兩郡,但廬江和豫章尚未收複,柴桑也還在魏延的圍困之中,還得再請貴軍相助。”

郭嘉看著地圖道:“廬江郡有諸葛亮的十萬大軍在,已經是啃不動的硬骨頭了,但吳軍是有能力收回豫章郡的,關鍵還是在柴桑。隻要解圍了柴桑,你讓你的會稽太守虞翻從會稽出兵南昌,南海太守丁奉出兵贛縣,兵力空虛的豫章郡便可輕鬆收回。”

孫權道:“郭軍師之言,與周瑜之謀暗合。丁奉和虞翻已經在籌備出兵豫章。隻是柴桑之圍不解,劉備隨時可以從柴桑增兵南昌,這就是我來找郭軍師的目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