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蘭和劉循見龐統得這麼嚴重,頓時大驚失色,連忙叫上所有騎兵和會騎馬的士兵,戰馬不夠,連龐統自己的座騎也一並帶走。整合起來,共得五千騎兵。
吳蘭也是百戰老將了,知道半分都耽誤不得,連騎兵的編製都未完成,便下令火速趕往陽江。
當吳蘭到達陽江城時,已經是夜晚子時了。
還好,陽江城還沒有丟,吳蘭趕緊帶兵進城,安排防守。
果然不出龐統所料!吳蘭才剛進城沒多久,就見遠處一大隊騎兵打著火把向陽江而來。
閻行的騎兵,與吳蘭到達陽江的時間僅兩差二個多時辰!吳蘭暗叫好險。此時也顧不得休息,下令緊急備戰。
按之前龐統的吩咐,吳蘭讓士卒在城頭遍插火把,並在城中弄出吆喝嘈雜之聲,給人一種有幾萬人在城中的感覺;又打出龐統旗號並選了一位身體矮挫,相貌醜陋的軍士扮成龐統站在龐字旗下。
這一番操作,果然讓率軍前來的閻行產生了誤判,以為龐統已經提前撤到了陽江。
而且由於這個時代信息傳遞手段的落後,閻行並不知道叛軍發生內訌的事情,閻行至今還認為叛軍仍有七萬以上兵力。
看到率騎兵前來的閻行,吳蘭暗叫好險,對龐統的智謀,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同時也對王嵩和賈詡產生了更深的忌憚——這種頂尖謀士間的較量,分分鍾玩死那些隻會砍饒武將!
“閻將軍別來無恙?我家龐軍師在此恭敬多時了。不知唐王可曾前來?”
做戲做全套,吳蘭向城下的閻行喊話道。
“剿滅你們幾個叛賊,何須唐王親至?識相的趕緊投降,或可保得一條命,否則,待我打破城池,你們再想活命,可就難了。”閻行大聲回複道。
吳蘭心中暗笑,再次喊話道:“唐王沒來啊,那真是可惜了,我們還打算在此跟唐王大軍決戰呢。就你這點兵馬,根本就不夠打啊。要不,你跟唐王送個信,就我們兩軍在此決戰,一戰定勝負,你看如何?”
閻行聽吳公如此一,更加確定龐統大軍就在陽江,便也不再逞口舌之爭,隻將偵騎散開,監視著陽江城的動靜,等關羽大軍來了之後再做打算。
……
江州城中的張繡,之前因被龐統四麵圍困,訊息不通,並不知道王嵩已經率大軍入蜀。
因此,當叛軍內江時,張繡擔心這是龐統的誘敵之計,也不敢兵出城。直到第二亮,看到城外狼籍的戰場和叛軍營地,才知道叛軍是確實發生了內訌。
法正仔細想了一下,對張繡道:“叛軍發生內訌,有可能是外麵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引起的。要是能抓幾個敵軍士兵來問清楚就好了。”
張繡笑道:“這有何難,隻是抓個卒,待我去去就來。”
罷,張繡提了大槍,就要出城。
就在此時,法正突然發現,叛軍營中號角齊鳴,似乎有拔營的跡像,連忙叫著張繡道:“張將軍且慢,叛軍拔營了。”
“要不要出城追殺?”張繡問道。
法正想了一下道:“龐統在白拔營,大張旗鼓地走,明他有恃無恐。現在我們兵力不足,追之無異。待其走遠之後,我們在後麵遠遠跟著即可。”
張繡也認為這是最穩妥的方法。
龐統大張旗鼓的拔營而去,成功地迷惑了法正和張繡,使張繡和法正不敢追在龐統拔營時出城做戰,浪費了很難得的一次擊敗龐統的機會。
直到龐統帶兵走遠,張繡的斥候才探知了真實的情況。
法正與張繡商量了一下之後,決定由張繡謹守城池,由法正帶兵一萬追擔
法正緊趕慢趕,一頭紮進了龐統的埋伏,幸虧法正見機得早,及時退出了埋伏圈,才不至全軍覆沒
法正不敢再追,隻好遠遠地吊在龐統的叛軍身後,不敢靠得太近。
……
關羽比閻行遲了兩才趕到陽江,步兵四行軍五百多裏,已經是非常快了。
吳蘭的叛軍,在城中休養了兩,好吃好喝供著,士卒和戰馬的體力都恢複了了過來,在見到關羽大軍出現之後,沒等閻行反應過來,立即出東門向符節方向逃離。
直到此時,閻行才知道被龐統設計給騙了。
吳蘭的軍隊全是騎兵,又提前了一個多時辰離開,閻行追之不及,隻好與關羽合兵一處,快速向符節趕來。
……
而此時龐統率領的三萬多叛軍,剛好趕到了符節縣城,與吳蘭合兵一處,開始沿赤水河岸南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