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九年(公元213年),曹操立曹丕為魏國太子。
宣德十一年(公元215年)夏,曹操暴病而亡,曹彰在曹操靈柩前大哭一場,自盡身亡……也追隨曹操而去。
魏國太子曹丕感其忠義,追封曹彰為孝王,葬於曹操陵墓之側。曹彰死後不久,卞皇後在宮中懸梁自盡,亦葬於曹操陵墓之側。
同年秋,曹丕繼位魏國皇帝。
……
曹操的死訊傳到長安,讓王嵩很是嗟異:按時間推算,曹操似乎比原本曆史上早死了好幾年,再聯想到曹彰和卞皇後的死,王嵩覺得事情絕對不會這麼簡單。
不過,曹操的家事,王嵩已經沒有興趣去管,這麼好的機會,王嵩自然不會放過!
王嵩封太子王泰為兵馬大元帥,讓王泰主持滅曹之戰。
王泰調集了六十萬大軍,兵分六路,分別從武關、廣陵、下蔡、當塗、交州、夷州等六處出兵進攻魏國。
此時曹操新喪,魏國內部還在權力重新分配的事情上糾纏不清,再加上這些年商戰和輿論戰的影響,魏軍士氣低落,在唐軍的強大攻勢下,幾乎是不堪一擊了,很多地方守軍都是不戰而降。唐軍高歌猛進,勢如破竹。
魏國的盟友劉備,聽到王嵩出兵的消息後,也大為驚慌,趕忙出兵欲去救援魏國。
但是,劉備剛決定出兵,趙雲便從夷陵出兵攻打江陵,曹性也率軍攻打桂陽郡,劉備無奈,隻好慎守自家地盤。
宣德十一年冬,管亥在曲阿擊殺夏侯淵,隨之,帶著十萬大軍進入吳郡,兵圍魏都石頭城,曹丕請降,魏國滅。
管亥因功封驃騎將軍,槐鄉侯。
宣德十二年春,王泰兵分多路進攻楚漢,黃忠兵敗桂陽,李嚴兵敗零陵,太史慈兵敗江陵。
隨後,王泰數路大軍合圍長沙,劉備自殺身亡,太子劉封請降,楚漢國滅。
宣德十二年(公元216年)冬,下一統。
王嵩大封魏漢降臣,諸葛亮、許攸、陳群、黃忠、太史慈、李典、樂進等人都被許以高官厚祿。
王嵩來到這個世界已經33年了,經過33年的努力,終於一統了華夏,還滅掉了韓國和日本。
……
由於王嵩一直刻意地減少內戰的烈度,挖空心思地為漢民族保留元氣,按王嵩估算,此時全國的漢族人口至少還有5000萬人,比原本曆史上的西晉時期的人口數足足多出了1500多萬。
有這麼龐大的人口基數在,王嵩不必再擔心胡人亂華的事情發生。
何況,此時的五胡已經被屠殺或融合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胡人也在王嵩的軟硬兼施的政策下,進入快速的同化和融合過程鄭
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改進,以及漢語拚音和漢字的簡化,使得學習成本大幅降低,教育方麵的巨大投資使得貧民百姓的子弟人人都可以獲得讀書的機會,然後再伴隨著官吏的舉孝廉製變成科舉製,使得世家士族再也無法壟斷文化的傳承和壟斷官吏的選拔。
王嵩最大的敵人——士族世家的勢力被大大削弱。
不過,王嵩覺得還不夠,因為士族世家仍然占居了大量土地,隱瞞了大量的人口!
……
來自後世的王嵩知道:漢靈帝時期,實際人口有6500多萬,而在籍人口隻有5000萬。到了司馬家的晉朝,實際人口約有3000多萬,在官方在籍的人口竟然隻有800多萬!為國家納稅的人,僅僅是人口總數的一個零頭!
(3000-800)3000=73%
73%!
竟然有73%的人口因在世家為奴而被隱瞞!
由此可見,世家之害有多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