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立新王趙軍平叛抗秦軍再立楚王
回前詞《燕山亭》
殺戮王相,叛逆殘忍,新立趙王擁眾。討逆平叛,兩軍大戰,正義之師獲勝。再招兵馬,中原抗秦正酣時。敗損,暫可受挫折,輸贏難定。吳中將軍起事,叔侄皆英雄,勇武豪情。率兵西向,與秦爭鋒,戰場看誰更硬!自屬中堅,重立楚王發號令。帥旗,橫掃四海方興盛。
話趙王武臣被從燕國救回,還沒來得及喘息,便接到南地邊報,那張楚國義軍吃緊,接連吃了敗仗,陳縣也出現恐慌,楚王陳勝也扭轉乏力。趙國隻好派軍前去協助,但恐無濟於事,擔心各王臣家眷均在陳縣,千裏之遙,難於救應,都是焦急萬分。丞相張耳隻好發密信,告訴兒子張敖,叫去找好友上柱國蔡賜幫忙,蔡便暗中協助,與陳勝讓張敖擔任守城將軍,可相機營救家眷逃出險地。後來蔡賜卻在率軍抗敵時戰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其家眷後人被救出,也是蔡賜事先交待給張敖,才免了後顧之憂。正當趙王臣闔家團圓之喜時,卻又意外發生了親將李良叛逆之事,致使趙王武臣左相邵騷全家被屠戮,真也慘絕人寰。張耳陳餘申陽等人及家眷,雖然僥幸外出免遭慘禍,可也無家可歸。張耳便在信都召集軍隊,準備赴邯鄲平叛,卻有賢士李左車來獻計,新立一位趙氏後裔趙歇為王,眾人輔佐,多用趙人,以利眾人擁護,便可孤立叛逆李良,並準備即時反擊平叛。
正當趙軍準備征剿叛軍時,在邯鄲城中興風作浪的李良,也用強行手段,征集青壯民眾,發給兵器甲胄,充作軍卒,編隊成伍,準備出城追殺張耳。後聽張耳在信都又立新王,便想趁其立足未穩,趕過去攻擊消滅,免至坐大難辦。於是兩軍便在中途相遇,頓時擺開隊伍,定要相互大戰一場,以決勝負。隻見兩軍旌旗招展,戰將跨馬橫刀,士卒列隊布陣,刀槍戈矛揮舞,鼓角爭鳴喧鬧,真個是“本為一家成仇敵,舊時情誼拋九!戰場廝殺對陣圓,將士吼聲壯雄膽。”隻見張耳陳餘騎在馬上,也是身著甲胄,握劍在手,在趙軍前憤然怒吼,兩邊戰將排列,甚覺威武不凡。陣對麵是叛將李良,身邊也列著數員戰將,倒也威風不減,待各自鼓聲停歇,便開始叫陣喊話。
隻見趙丞相張耳首先舉劍,對李良大聲罵道:“那反賊李良聽好!往日趙王待汝不薄,你為何恩將仇報,卻不念同在陳王手下幹事,生死與共的歲月,竟敢在光化日之下,做那背義弑主的罪惡勾當!該當何罪?”隻見那李良舉著手中長槊,答道:“那武臣不過是陳王手下一員武將,在你們捧舉下,自立個王號而已!卻不知王者自重,竟放縱家人目無法度,還敢隨意羞辱本將!也太過狂妄無道,不殺哪堪泄恨!”張耳便道:“既那王姊得罪於你,可給教訓即可,如何就能濫殺?又何故進城殺戮王相,豈不知法不容人的道理嗎?難道不怕犯眾怒,人人得而誅之!眾人何願隨你反叛,敢是能敵得過吾正義之軍嗎?與其亂刀碎屍,不如服罪自戧,還可給汝個全屍而葬!如何?”的也是義正辭嚴,對方軍中卻出現一片騷動。
隻見那李良聽後,不禁哈哈大笑道:“此話隻可嚇唬三歲孩童,對我毫無用處!吾經曆戰事多場,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就是戰死沙場,也是我的歸宿!何況今日一戰,就未必失敗。若是獲勝,汝等必成刀下之鬼,豈有生還道理?不過我得明,既然得罪了武臣,定然不肯幹休!與其被那昏王所製,不如殺卻了事!何必非得依附在昏人手下,恐也無益可收。汝所論之罪名,乃是無用廢話!就不如在戰場拚殺上論輸贏,倒來得更痛快!看到底誰為勝者,方是真英雄!”完便挺槊向前,來戰張耳陳餘。
這時的張耳陳餘,雖然未經過實戰考驗,可是也仗著趙軍人多將眾,並不怕叛軍逞威。隻見張耳也舉劍高呼道:“誰人斬其首級,定有重賞!”就見這趙軍隊裏,縱馬衝出一人,雙手舉長戟迎上,口中高喊道:“讓我來斬此奸賊!好為趙王報仇!”轉眼間,兩將便戰在一起。張耳一看,原來是早收軍中的趙地豪傑,名字叫做“陳澤”,是一位驍勇善戰的武人,如同申陽一般,張耳深愛之。由於知那李良也是勇悍之輩,張耳怕陳澤難敵吃虧,於是將手中劍一揮,便讓大軍衝向敵陣,雙方軍將隨即便如潮湧般戰在一起。可是過了不久,戰場便出現一邊倒的情勢,隻見那叛軍隊伍紛紛逃竄,轉眼便向後退卻下去。李良本來正戰張澤,可卻看到己方軍伍漸已零散,多是不戰而逃,軍將難於製止,不禁心中大驚!生怕被圍難於脫困,也便尋機撇開張澤,不顧一切的跟隨後撤隊伍逃走。
原來這李良自從占住邯鄲城,便脅迫城中軍民擁他為王,暗中又招撫一些舊部,在周圍招募軍兵,或在城中強迫民眾從軍。可是都知他殘暴弑主,大逆不道,分明是個亂臣賊子,人心其實不服,隻是迫於淫威,隻得假意服從。可當與趙軍開戰,卻都不願為其不義之舉賣命,所以大戰方始,就有大批人尋機四散逃脫,其它人見勢不好,也都降的降逃的逃,全軍大敗而歸。而趙軍畢竟是打著為趙王複仇的旗號,出師有名,又立了本國原國君後裔為新王,自是符合趙人想望之意,便肯為剿滅叛賊出力。所以大戰之下,軍心不同,結果便不同,正應了兵法雲‘師直為壯,曲為老’的信條,自然是勝敗立分。那李良待跑回邯鄲城後,懼怕趙軍追來城池不保,實在沒法可想。隻得依據那秦二世的假招降書之意,布置好守城之人後,便帶了親兵數百人,跑到秦軍章邯的軍營請降,做了可恥的叛變者,並助秦軍將邯鄲城,作為攻趙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