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怪不得師父他老人家唯獨留七師兄你與他一起了,”荊軻此時見得那水坎,卻再次翻然大悟道,“所有師兄弟中唯有七師兄你水性最高,師父既已決意要水淹墨客山莊,然則卻不能讓他人看出這條不歸路,所以唯有留你下來才能打消眾人的顧慮。哎,師父常道我天資聰慧,隻可惜連他這點用心都沒有看出,我實在是有負眾望啊。”
“钜子師弟你莫要如此自責,師父臨終之時便要與那王翦、孟無形之徒同歸於盡,足見他此番舍身取義之舉便就是要存得墨家的實力,以便將來在你的引領下卷土重來,重振我墨家聲威!”水坎臨想起師父臨終之時的情景,悲慟之意肆起,然則依然強壓住心中絲絲下滴的鮮血,一字一頓堅定著話語而道。
“不錯,钜子師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此刻不是感歎後悔之時,此處很快就會被洪水淹沒,所以當務之急便是要領得眾人離開此地,存得墨家生息,以便他日再起風雲,還望钜子師弟速速決斷!”地坤聽了那水坎的話語,立刻也意識到事態的緊迫性,於是便也收起自己的悲慟,厲聲但請荊軻做出決斷。
“幾位師兄振振之言如醍醐灌頂,荊軻業已身行受教,”荊軻此刻聽了他二人之言方才緩過神來,隻靜心一想,便問起地坤道,“地坤師兄,我記得師父此前有安排你我在飛津渡集結之後便火速引眾人一路向北,直往中山一帶,而後到燕國境內的易水莊找一個叫田光的前輩,你可記得否?”
“哦,對了,”經過荊軻這番提醒,地坤頓時反應了過來,“不錯,田光師叔是師父的至交,我墨家如今落難,相信前去投奔於他,他必定會收留我墨門落難門眾。”
“嗯,隻怕這也是我們目前唯一的出路了,既如此,我們便不必再多做考慮了,即刻便啟程前往易水莊!”荊軻正聲而道。
“好是好,隻是火離巺風師弟他們尚未歸位,我們此番前去燕國,如何能夠通知得他們我們的行蹤?”即刻便啟程前往燕國,這不得不引起了水坎的一絲顧慮。
“這樣,我用墨家獨門暗語在這石壁之上做個記號,他們若能見得,必定能夠猜到我們的去處。”地坤在一旁再次獻計道。
“好,就如此定奪,一切就拜托地坤師兄你了。”荊軻向那地坤抱拳作了一揖,拜首而道。
“钜子師弟但請放心,地坤自會安排妥當。”
在地坤的一番引領之下,墨客山莊所幸存的門眾便再次向燕國的易水莊進發了,荊軻作為新一任墨家钜子,經過此次生死之戰之後,受到了钜子腹的極大感染,也深深地體會到了墨家精神的可貴之處,便猶如脫胎換骨一般,從此決心收起他的放蕩與傲慢,不遺餘力完成恩師臨終的托付,還了恩師九泉之下的心願。
公元前二二八年,由於奸臣的誣陷,致使趙國最後一員名將李牧中反間計而遇難,而後,秦國大軍勢如破竹,在大將軍王翦、羌瘣的率領之下,一舉攻克了趙國國都邯鄲,而後又全部平定趙國的東陽等地,俘獲了趙王。
而在此時久久守候在王大將軍府邸之外的郭開還在苦苦等候他的一攬趙國大權的美夢,可哪裏知道迎來的卻是這番結果。
“郭大人,我家大將軍有令,今日不見他國之客,更何況是亡國之徒,所以您還是請回吧。”半晌之後,王翦的仆從給予了他王翦的回複。
“可是,這…”郭開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很是不解道,“你家大將軍可是答應過奴家的啊,這事成之後必定奏明你王,封我為趙國國相的啊,要不麻煩小哥您再去通稟一聲?”他依舊不死心道。
“不必啦,郭大人,所謂狡兔死走狗烹,如今我待你如此已是很客氣的了,要是按照我家大將軍的脾氣,早將你杖打出門第之外了。你還是識趣些,自己走人吧。”說罷,那仆從便“啪”的一聲緊閉了門第,將那郭開掃地出門了。
那郭開還想再呐喊些什麼,似乎想要做最後的一搏,可是終究還是放棄了,因為他亦是深諳官場之人,如今已是今非昔比,他自然知道王翦此舉其中的厲害。於是,隻好長歎一口怨氣,恨恨地離開了。至此,一代奸臣郭開雖然害死了忠將李牧,可最終也是落得個流落街頭的下場,從此慘遭世人唾棄。
那郭開之所以得到如此下場,那是因為他不知道,此次王翦在征討趙國之時,雖然最終得以滅趙,然則由於遭到墨家的奮力抵抗,秦國三十萬大軍損失慘重,惹得秦王嬴政十分不悅,於是非但沒有嘉獎王翦的功勞,反而將他的大將軍之位給撤了職,所以王翦才會以此來對待那郭開。而正是由於秦國在此次與趙國的交鋒之中,遭受到墨家的重創,故而不得不暫緩東進的步伐,休養生息,以待時機再肆圖進取其他四國。而此時臨危受命的新任墨家钜子荊軻又將如何重振墨家,又會遭到哪些可怕的陰謀,更多曆史諸子百家即將一步步登場,而墨家到底何去何從,敬請期待《墨客劍殤》後續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