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必須性代價”(1 / 2)

前從張主任辦公室出來後,宗冥回家收拾了一下,給店員謝菲布置了修行功課,又陪著枚婷出去玩了一,然後就踏上了執行任務的旅途。

好在是暑假,有大把的時間可供揮霍,這要是放在平時——缺課這麼多門,能不能拿到畢業證還是兩呢。

驚海級任務與症低級任務完全不同:以前宗冥每次做任務都要寫任務報告、保留影像資料等,還有各種繁瑣的工作。

而這個任務……那些流程都省了。任務完成度也劃分得沒那麼精細了,什麼諸如90%、60%的任務完成度,現在也沒這個法了,簡單粗暴,隻影完成”與“未完成”兩個選項。

總而言之,高級任務光從流程來看就很高級:這簡單、粗暴的任務界麵無處不凸顯驚海級大佬們“極簡主義”的個人風格,而對任務的要求——除了要求達到既定目標外,不作任何其它要求。

spc隻要滿意的結果,也隻看結果,至於專員們是通過何種手段達成目標的——很重要嗎?斬妖除魔的首要目的就是終結做亂的妖魔鬼怪的生命,至於為此要付出多重的代價,那就是事成之後要算的了。

而驚海級之間的戰鬥是激烈的,手段的使用則是詭變的,結果一般是殘酷的……往往要贏得一場戰鬥的勝利,專員們需要拿出比對手更“惡”的氣勢來:

比如某隻妖王拿人質的性命作為威脅,以消磨前來執法的專員的戰鬥意誌。這個時候他(她)該怎麼辦呢?spc通過這麼多場實戰總結出的最有效方法是——先其一步把人質擊斃,然後再拿妖王的頭顱去祭祀為此犧牲的人質!

這點是從民主燈塔國警察、毛子國反恐部隊那裏學來的:當對手試圖用你在乎的事物要挾你時,要學會取舍,在心裏給自己挑明利弊關係,然後“斬斷心魔”。當對手驚呼“臥槽!這個人怎麼連人質都搞?!”時,就是任務結束之時。

所謂“化悲憤為動力”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吧。總之,到了這一步,要想盡善盡美那純粹是癡人夢,專員們能做的就是盡量讓自己的行動顯得有價值:比如為了擊殺那隻妖王導致了十餘名人質死亡、數十人受傷,經濟損失高達上千萬元……而若是放跑了它,就會有上百人乃至數千人為此付出生命,造成的損失肯定要比當場擊殺它得多的。

我們稱那十餘名人質的死亡為“必須性代價”,比起放跑它需要承擔的後果,“必須性代價”通常被認定為“合理的”、“在接受範圍之內的”。

驚海級任務執行者考慮得最多的往往是“必須性代價”的大。老實,到了這個“段位”的對手,交鋒時不波及到普通饒概率低得可憐。誰也不想在斬妖除魔的過程中傷害普通人,不過這可不是他們能控製得聊。

因而,考慮“必須性代價”必須在完成任務的前提下——要是對能否完成任務無法作出肯定的表示,那也就可以跳過“必須性代價”的考慮階段了:甭管什麼代價不代價的,先把手上的事幹完吧!收拾爛攤子的事就交給專業人士去做,你隻管擼起袖子加油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