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報紙行業之競爭(1 / 2)

諸如《四楚都市報》這樣的三流報平時報道新聞時都是標題怎麼醒目怎麼來的,然而在報道龍亥山事件時,各家媒體都跟《新聞聯播》裏的保持高度一致。

不這麼搞不行啊,那些誇大其詞的無良報都涼透了!╮(??ω??)╭

龍洋提到的孫主編是他們報社裏寫花邊新聞稿的一把好手,原定於明的新聞頭條的稿件就是出自他之手。

頭條與非頭條的稿費是不一樣的,龍洋臨時撤了他的稿子,自然要再補一篇,怎麼著也不能讓這個老夥計吃虧啊。

有意思的是,大報社裏的員工關係往往不如報社的和睦,特別是《四楚都市報》這樣搞花邊新聞出身的報,員工不多但彼此關係都挺好,總編、主編也沒什麼架子,工作氛圍非常好。

不過這回的事事關重大,報道時要非常客觀公正才行,龍洋這才有了自己操刀的念頭。畢竟,那幾位老夥計的文風都很……很那啥,最近查無證駕駛查的嚴,他們貿然開車的話搞不好牽連到整個報社。

在這個紙質媒體勢微的時代,各從業人員都沒了以前的傲氣和威風,行業整體都呈報團取暖的態勢。而這個報社可不能倒,它是維持《四楚都市報》全體員工生活的支撐,所以龍洋再怎麼心謹慎都不為過。

報道花邊新聞的報道起普通新聞時難免帶點不正經的意思,而這其實是非常敏感的!好在龍洋作為報社總編兼社長在平時的工作中還是能保持嚴肅的,他的文風也繼承了這一工作態度,不至於犯渾。

這時候已經是半夜了,剛交完公糧的龍洋不顧身心的勞累開始挑燈夜戰起來,很快他就完成了一篇語言質樸、內容正式但又不顯得太官方的稿子,給李發了過去。

李是他們報社的實習生,在這個實習生當包身工使的年代,日常操勞到淩晨的實習生也不多了。而且他並非是生活所迫才幹到這麼晚的——就憑這份工作熱情和態度,即使是在通過率堪堪接近一成的大單位也足以獲得領導青睞了,他完全可以在更大的平台謀發展的。事實上,龍洋早就已經肯定了他的正式員工身份,並且明確表示要把他當接班人培養。

是去大企業謀發展還是在報社好好幹、將來接社長的班?這就是李自己的選擇了,反正龍洋對他現在的工作情況是極其滿意的。

在接到龍洋的稿子後,守在印刷廠的李立馬跟這裏的主事人打了招呼,沒過一會兒,廠裏就傳出了嗡文聲音……此時距離亮就幾個時了。

……

雖然早就料到這一期的報紙會大賣,然而實際銷售情況還是遠遠超出了龍洋的想象。此時還是工作時間,《四楚都市報》報社裏卻洋溢著喜氣,沒有人工作,大家都在享受酒水飲料和美食——這是龍總編掏錢給大家買的。

“這一期的報紙銷量比我們預計的還要多出146.2%,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報刊亭老板臨時加價出售的現象。”總編辦公室裏,李眉飛色舞的道。

“嗯?哪裏的報刊亭?”

李出一串地名。

“以後咱們的報紙不能交給這幾家報刊亭賣了,你記一下。”見李疑惑不解的樣子,龍洋解釋道,“坐地起價是大忌,各行各業都痛恨這種行為,商家敗的是自己的人品,砸的卻是發行單位的招牌!咱們不能因為這是事就不重視,現在紙質媒體本就不好搞了,要是連名聲都臭了,可就徹底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