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年齡決定思維 引導培訓奏效(2 / 2)

在日常對職工的培訓工作中,劉群很注重采取引導式培訓方法,他這也是從心理學書籍上看到的,這種培訓方法是目前最為有效的一種,強調被培訓人員才是培訓工作的主體,而培訓者僅起到引導、幫助的輔助作用。

就是充分調動起被培訓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盡可能發揮被培訓職工的潛能,給他們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盡可能的讓被培訓職工,按照列車長的引導,自己去思考、去發現問題,使其主動參與培訓、主動提升自己。

在職工培訓過程中,一次成功的培訓活動,必須要有被培訓職工的積極參與,抽象乏味的說教是培訓工作的大敵。

劉群就善於把單調的培訓內容演變成為豐富有趣的互動活動。充分地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結合年輕職工的特點,幫助年輕職工們從他們熟悉的工作環境中找到有趣的點,也就是服務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比如遇有旅客對工作產生質疑時,然後再通過一些有趣的新老職工互動遊戲,來扮演找茬、挑刺的旅客,來激發年輕列車員說服對方的興趣。

讓他們感到積極探索說服旅客是一件有趣、快樂的活動,也是一項工作挑戰,從而使培訓工作達到職工樂學、會學、學會的目的。

比如他就讓王蒙蒙、張飛飛、葉璿等年輕職工扮演旅客,而讓一些老職工如王健等人扮演列車員,他們分別體驗王健在冷若冰霜、待搭不理時的服務狀態和熱情有加、禮貌接待的兩種服務狀態,從他們內心深處體會這兩種列車服務工作的優劣。

在遇到列車員工作有失誤時,自己作為旅客,處在當時的情景下會對哪些列車員斤斤計較、驟然發難?會對哪些列車員寬宏大量、高抬貴手呢?

通過這些模擬化的換位思考式的培訓,讓年輕職工充分認識到語言服務的重要性,體會到語言服務並不是在照本宣科,而是像中醫講究的一樣“千人千方”,千名旅客就有千種語言服務法。

針對不同的旅客要有不同的說辭,要有不同的肢體語言,要有不同的語言服務伴隨旅客的旅程。

在培訓工作中,劉群深知提問能夠激起培訓高潮,培養職工的創新、競爭意識。

劉群往往會根據培訓內容設計合適的疑問,能使職工心理上產生認知矛盾和衝突,從而促進職工積極思考,實現培訓目的。

比如他就會提出諸如“旅客提出硬座車廂人多到臥鋪邊坐乘坐”的過分要求時,作為臥鋪車廂列車員,該如何進行勸阻呢?

從而引發大家的積極討論,積極思考,激發了職工們解決困難的欲望,進一步引導職工們分析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K18次第一包乘組的年輕職工們明白了語言的魅力所在,並發自肺腑地想要為旅客提供好各種通告、解答、征詢等語言服務,嚐到了恰到好處的語言服務帶來的工作便利和隨之而來的旅客滿意度不斷提升的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