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修為化盡封印除(1 / 3)

楊淵看到石門上的文字之後撇了撇嘴道:”五百年,你也太看不起我了!起來練這劍法……等等,劍法部分?隻是劍法部分!“楊淵一陣驚訝。

眼前這個名叫的“九霄倚笑”的出神入化劍法竟不僅僅是劍法?而且這能劍法竟然隻是一套完整的劍法的總綱,減法之中另有組成?要知道仙武世界除了部分武道之人潛心鑽研武功招式外,其餘武道之人和所有修煉之人都以提升修為層次為主,就算是寥寥幾年成就獨步武林的一代奇才韓煙瀑窮極一生也隻是創出了這劍法的基礎,還要那人補全注釋才將劍法提升至如此境界,這樣的人,世間真的存在嗎?

楊淵帶著迷茫,走進了下一個石室,也是最後一個石室。

石室中陳設很簡單,一個蒲團,一張桌案,一本書,一牆圖案。牆上圖案顯然是心法圖。

楊淵翻開這本書,隻見書上寫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廣生之氣有三,我輩之學僅為其一,詎能成大道乎?

地之氣,氣之為何?世間之氣,廣為水化,氣,則為水,得水,得氣,即為生。氣,遊走於山間、於空中、於穀底,於水,其極至於生靈,化作生靈生存之脈。

人生則為先之體,享先之氣,久立於世,後之氣入其身,長久而不得衡,化作後之體。先極而易成大道,後至而久為大道,為二者混於人體,長久未能徹悟地,未能廣感生靈,未能受地之精華,未能借地之力,故達到不可始也。況人生於世,百年耳,大道不可成於先,已不可始於後,究其生而不得窺門徑。

洗精,伐髓,鍛骨,如是之法引為祛後之氣之法,未能淨濁氣,起清風,未得先,不至後,故不能成就。如此之佼佼者,世俗相爭可踞一方,亂世逐鹿可王一國,受萬民仰,雖身死而神未消,入幽冥,待輪回,候千萬年,此者十世未成大道,則永不觸地之始,;碌碌以平生。

後之法,行下丹田,而視上丹田為聚氣之門,以中丹田為集氣之海,三元之法,自廢其二,安能成大道也?

人有身體,體內有道,體外有道,體內之道,不觸上、中二丹田,隻重下丹田,何能探地之道?

……“

書中將世俗中所有武訣全部否定一遍,看得楊淵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人可修煉,獸亦可,草木亦可。則山川河嶽可否?日月星辰可否?地可否?金石可否?江海可否?

地有靈,山川有靈,地萬物皆有靈。有靈則有道,地自有地之道,山川自有山川之道,萬物自有萬物之道。

人先有體而有靈、有道,水氣行於體,一行一周。

山川有泥土沙石,而後有水流,水之無盡,山川久存,人與之有何異?

之蒼穹、星海,又有何異?

是故,生氣何處無存,死氣何處不在?

修體內之氣,為下下者。

修陰陽之氣,為下者。

修周身靈氣,為中下者。

修日月精華,為中者。

修之先之氣、地之後之氣,為上者。

不滯於物,為上上者。

……

山有氣,水有氣,有氣,地有氣,生靈有氣,則無物不可感,無氣不可修。

地之道,亦若此也。

手握此道,則與地同,大道可期也。

……“

楊淵逐漸將書中心法與石壁圖畫結合,轉而修煉。待全部修成,整體運行一周,便已經達到青色人級巔峰,二周,則至蒼色人級中期,再一周,達到青色巔峰,境界即將衝破,但自身經脈滿是靈氣,已然不能容納,卻不能提升至紫色。

楊淵忽然想到,這幻境中隻能提升一個顏色,等到出去幻境就會突破。楊淵已經將心法記住,便走出石室。石門上的文字卻寫道:

“九霄倚笑,內功已成。散盡全部修為,勝邪第一道封印解除。”

“什麼!”楊淵的眼睛險些瞪了出來。

石門上又寫道:“怕什麼,修為散盡,經脈又不變,你忘了第一萬七千三百四十二號書裏的那隻玄獸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