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起(3 / 3)

後來他們偷看被教練發現了幾次,也就不好意思再躲後麵了。但思思辦法多,她拉著明書慧,在釋龍會練武之前就溜進大堂裏,他們將大堂正中的屏風兩側向後稍微挪動一點,藏身在後麵,剛好能把身體全部擋住,這裏基本不會被人發現。

從大堂的側門進去是一段長長的樓梯,二三樓分別是辦公室和武師休息區,地下是一層倉庫,而再往裏走,有一扇大門,這扇門如同一麵鏡子,隔出了這間大房子的兩個鏡像,門裏和門外結構布置完全相同。

據思思介紹,這個西武壇分為內壇和外壇,外壇掛著武館的招牌,和其他正常的商業武館一模一樣,招收一些孩子或武術愛好者,教的都是正統的強身健體的武功招式,練功的器械一應俱全,學員很多,每門庭若市。

而內壇就是明書慧生活的地方,相較於外壇顯得冷冷清清,日常走動的人也不少,但大家互相很少話,走路形同鬼魅,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房間內的練功器械和外壇差別很大,有的擺了個大缸,有的懸著幾條繩子,有的幹脆連床都沒有。內壇的人除了一些日常活動,一般的時候大家都在自己的房間內,有的甚至直接消失幾。

因為養傷期間無聊,爺爺也不讓明書慧出門走動,所以明書慧隻能抓著封書義和思思聊,思思年齡見識少,很多事都不懂,而封書義很多事則回答的含含糊糊,但隻有武功方麵的事,他都會有問必答,偶爾也會教明書慧一些心法。

明書慧很納悶,自己的爺爺是壇主,那自己的父母又是誰呢?自己以前按理應該會武功,但為什麼失憶會把武功也忘得一幹二淨?明書慧也問過爺爺明朗,明朗推脫等他身體再好些,這些事再,明書慧隻好作罷,但這並沒有消除他的好奇心,反而更刺激了他。

明書慧每都更加留意起身邊的事物,一連幾的觀察都沒什麼特別,隻是發現,內壇的人除了爺爺轉門指派任務,其餘時間幾乎都不怎麼出門,而爺爺自己卻幾乎每都會出去一段時間,或早或晚,但每次都會在晚飯前回來。晚飯過後,他就召集內壇的輩的弟子,來自己的房間指導練功,當然,門是關上的,具體在爺爺房間怎麼練功也無從得知。

一日,明書慧在自己房間練習封書義教的呼吸吐納,不覺已經半夜,由於晚飯吃得少,這時已經腹內空空。他翻下床開門,想到地下室的儲藏間內冰箱裏找點吃的。

當明書慧溜到走廊,準備拐進樓梯的時候,他發現封師兄、思思和其他幾個師兄弟正站在明朗門前,幾個人都統一穿著輕便的武服,正默默肅立,似乎在等著明朗出來,並沒有發現明書慧。明書慧覺得要有事發生,就溜到走廊的另一側,躲在一個矮櫃子後偷看。沒過多久,明朗從屋內走出,平時一身馬褂的老人今穿了一套灰色中山裝,似乎有正式的場合需要參加。

明書慧發現明朗走在前麵,帶領眾人要去內壇的大堂,他趕忙悄聲先一步躥到大堂,因為內外壇布置一樣,內壇大堂也有一個大屏風,不過屏風上麵什麼都沒畫,單調了許多,明書慧趕忙躲在後麵,拉好屏風,然後借著中間夾縫,剛好可以窺視整個大堂。

明書慧藏好,眾人就都來到了大堂,明朗居中坐在太師椅上,身後兩側分別是姑姑明筱晴和姑父楊仲平,雖然已是深夜,但明筱晴依舊打扮得光彩奪目,同樣是身著武服,但她秀發如瀑,襯托著窈窕的身材,俏生生地站在一旁,明書慧第一次看姑姑這身打扮,即使躲在屏風後隻能看到背影,也不禁被她吸引,而一旁的楊仲平卻如石像一般,站定後絕不肯動一下,顯得寒冷如冰。下麵兩側分立西武壇輩的八名弟子,左側為首的是封書義,而歐陽書思則站在右側最末。

“請幫主們都進來吧。”明朗語氣平淡略帶疲憊,但聲音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內,即使相隔幾十米的門外,也如耳語一般,這著實嚇了明書慧一跳。

內外壇之間的門緩緩打開,魚貫進入九個人,九個人長相打扮各異,卻都邁著統一的步伐,恭敬地低頭進入,站作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