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點燈由來(1 / 2)

橘黃色的燈光在院中亮起,扁圓型的燈呆頭呆腦,高雅涵坐在石階上,手指靈巧地製作出數個燈。

這是她家鄉孩童的玩具,在她和先帝幼年,春裏的日子便有孩童結伴點燈祈福——不知從何時開始的,隻流傳於孩童的祈福節日。

約莫是累了,她放下手裏的燈骨,抬起手揉了揉額頭,沉默著望著整院的橘色燈火,身旁的籃子裏剩餘的竹篾還有許多。

老了老了

目光因為積蓄的淚水模糊,似乎從視線的另一頭走來兩個孩童,一男一女,蹦跳著,牽著手,一同去集市賣燈。

忽而又是兩個雪團子似的娃娃向她跑過來,舉著手裏的燈,央求著母後給他們講故事。

一個個的,都走了……

她的孩子,她的丈夫,除了兒子,誰也沒留下。

———————

推開門便見滿園燈火,處處橘光,亮若仙路。

李思遠伸了個懶腰,聽著骨骼的響聲,放鬆了下來。

“長芳。”

身後的總管擺著腿跑過來。

“奴才在。”

“今晚不去慈寧宮了,去易舒那兒。”

長芳心地打量了一下皇帝的表情,應道:“是。”

“陛下,太後那兒可需要送些什麼物件?”

“朕是聽了她的話,今晚不去打攪母後思念兄長,”李思遠想著便有一股氣鬱結胸中,隨即甩開袖子,泄氣道:“也罷,與他們計較什麼。”

“讓各宮妃子親手做一盞燈送過去,這幾日請安的時候哄好母後,誰能讓母後第一個笑出來,朕便升誰的位份。”

若皇上今晚不再去陪陪太後,估計慈寧宮又是半月陰雨,雖然陛下去了也不一定落得什麼好總之,但願沒有哪位娘娘觸太後的黴頭吧。

雖然內心多憂思,長芳表麵上還是應道:“是。”

—————————

“開國皇帝稱皇之時先帝與太後誕下第一位嫡皇孫,龍顏大悅,賜名李思隆,意蘊大辰昌隆;而後開國皇帝統一下之時先帝與太後誕下第二位嫡皇孫,龍顏大悅,舉國歡慶,又因大皇孫獨愛沙場,便賜名李思傳。

兩位皇子在辰國最關鍵的時候出生,人都是上在贈予大辰祝福,那些時日,聽每年點燈便是舉國燈火,恍若白晝。”

荷香是後來分給趙雪霽的一等宮女,無論是解惑,還是幫助她了解宮中規矩都是缺一不可。

她指導著趙雪霽製作燈,輕聲在她耳邊訴曾經的往事。

雖然這些故事趙雪霽也曾聽父親過,隻是在宮中聽荷香從另一個角度娓娓道來,心中更是感動好奇。

“才人光知曉太後點燈是為了紀念已經過世的兩位皇子,卻不知曉這點燈曾是先帝與太後發際之處的孩童日。

每年桃花開後,便要點燈,又因為孩童手指笨拙,便隻能做出這樣簡單的扁燈,不耗材料,圓潤可愛,拿到街上便能換得銀錢。”

“那為何民間卻不見這個節日?”

“開元十年,前朝餘孽反撲,開國皇帝命先帝親征,前方戰事焦灼,賊人狡詐,竟趁後方空虛,潛入先帝府邸將年僅十歲的二皇子暗殺。”

“是四月末的那場戰事?”

“是”

“太後沉鬱枯坐許久,開國皇帝更是傷心欲絕,便抹除了這個節日。”

“咚咚咚”

“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