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餐之後,陶誌國的大哥和二哥說想去葫蘆碼頭去看看。
“不著急不著急,你們兩個才剛到,今天就先休息,明天咱們再去好不好,我還有好多事情個兩位哥哥說呢。”陶誌國想著跟兩個哥哥說一下情況。
“嗯,小六說得對,咱們還是先熟悉熟悉梧州城的情況,省得鬧出身麻煩,還給小六添麻煩。”陶誌勇開口說道。
“行吧,既然大哥都這麼說了,那咱們就找個地方好好聊聊?”陶誌強也放棄了去葫蘆碼頭的念頭。
“還找什麼呀,我已經給兩位哥哥備好住宅了,是在我們民團指揮部不遠處的一出宅院,挺大的,我想著以後咱們家就住那了,現在我先帶兩位哥哥去看看?”
陶誌勇和陶誌強聽完眼睛一亮,來的時候還想著要找住的地方,因為小六是住民團指揮部的,所以他們肯定要自己找房子,沒想到陶誌國去都已經給他們準備好了。
陶誌國找的這個住宅也算是個豪宅了,原來是黃華清他們家的產業,典型的中西合璧小別墅。有花園,有會客廳,兩進兩出。主建築是歐洲風格,小洋樓,整個宅院占地好像也有個幾十畝。
陶誌國三人來到宅院前,門上麵掛著兩個鎏金大字“陶府”,門口立著兩個石獅子,仿佛就是電視了那種府邸的模樣,雖然說現在有很多名人高官都喜歡叫個“公館”,但是陶誌國還是比較喜歡這種古色古香的東西。
“大哥、二哥,咱們進去吧。”陶誌國提醒了一下他的兩個哥哥。
走了進去,首先是要經過座橋,這座橋跨立在兩個圓形池塘的中間,過了翹之後就是一個拱門,進去就到了一個會客廳,名曰“迎屐堂”,堂上有十把椅子,左右各五把,上方有兩把,都配有角幾,全是檀木製作,非常地古典。迎屐堂的兩邊是有門往後走了,當然也可以從外麵走到後麵去。
穿過迎屐堂,就來到了一個大花園,花園中間有座亭子,叫觀雨亭,因為屋頂上有個出水口,沿著屋頂往下流淌,個人一種身在雨中的感覺,花園裏奇花異石林立,好多陶誌國也叫不出來。
這些就基本上是這個宅院的前半部分,後麵的就是住房了,在小洋樓的旁邊還有幾間房子,都是給下人居住和廚房,當然了,還有客房。
“小六,這宅子你是從哪弄來的,這麼豪華,亭台樓閣,花園池塘,奇花異石是樣樣集全,以前的住這的人家肯定非富即貴吧。”陶誌強見識廣一些。
“二哥,以前的人家怎麼樣我不知道,我隻知道這以後就是咱們家!”陶誌國也沒來過這個地方,前麵就是那麼一說想找個宅子,沒想到黃華清聽到了就趕緊獻上了這座宅院。
這座宅院的描繪可能不盡人意,但是他是嚴格按照了中國風水學原理建築的,同時也比較符合古建築的手法。
陶誌國和兩個哥哥逛了一遍整個宅子,對這座宅子他們隻有一個字:大!這簡直就是現代的一個小公園規模呀,這人要是走起來還是挺累的,不過從門口到住宿的地方並不遠。
逛完宅子,哥三就在迎屐堂坐了下來,眼下這件宅院還有沒有下人,所以也沒有人上茶了,“小六,我和大哥來是來了,可是對梧州城知之甚少,你給我們講講形勢吧,也好讓我們心裏有個數。”
陶誌國看見兩個哥哥都看著自己,笑著說道“不要這麼緊張嘛,放鬆點,你們老弟我已經幫你們定好位置了,隻管大膽放開手腳幹就行,大哥,以後這梧州城的治安可就要靠你咯。”
陶誌國的調侃並沒有讓陶誌勇笑起來,他反而說“小六放心,有大哥在,我保管梧州城沒人敢瞎鬧。”
看到自己的大哥這麼豪邁的樣子,陶誌國有些不好意思了,畢竟自己可是沒有講實情給他聽,從清朝成立警察局以來都是魚龍混雜的地方,像自己大哥這樣不是很圓滑的人能罩得住嗎,陶誌國心裏還是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