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弗裏德裏克·C·戴約等著:《東亞模式的啟示》,中譯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版。

[2][美]狄百瑞著:《東亞文明——五個階段的對話》,中譯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美]加裏·傑裏菲、唐納德·懷曼著:《製造奇跡——拉美與東亞工業化的道路》,中譯本,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

[4][美]奧佛斯特裏特等著:《印度的共產主義運動》,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

[5][美]本尼迪克特著:《菊花與刀——日本文化的諸模式》,中譯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美]查默斯·約翰遜著:《通產省與日本奇跡》,中譯本。

[7][日]長穀川啟之著:《亞洲經濟發展和社會類型》,中譯本,文彙出版社1997年版。

[8][台]陳秉璋、陳信木著:《邁向現代化》,台灣桂冠圖書公司1993年版。

[9][美]吉爾伯特·羅茲曼著:《中國的現代化》,江蘇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美]塞繆爾·亨廷頓著:《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華夏出版社1988年版。

[11][美]塞綴爾·亨廷頓著:《現代化理論與曆史經驗的再探討》,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年版。

[12][美]塞繆爾·亨廷頓著:《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版。

[13][美]塞綴爾·亨廷頓著:《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譯本,新華出版社1998年版。

[14][美]西裏爾·E·布萊克編:《比較現代化》,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年版。

[15][美]阿爾蒙德等著:《比較政治學:體係、過程和政策》,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

[16][美]費正清、賴肖爾著:《中國:傳統與變革》,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7][美]吳元黎著:《台灣:走向工業化社會》,江蘇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8][美]墨子刻著:《擺脫困境——新爆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江蘇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9][德]馬克斯·韋伯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三聯書店1994年第四版。

[20][日]岸根卓郎著:《文明論:文明興衰的法則》,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21][台]彭懷恩著:《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風雲論壇出版社1992年版。

[22][台]顏長永著:《東南亞政府與政治》,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版。

[23][泰]瓦提裘提斯(Michael Vatikiolis)著:《東南亞政治與發展》,中譯本,台灣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年版。

[24][新加坡]《聯合早報》編:《李光耀40年政論選》,現代出版社,1994年版。

[25][新加坡]杜維明著:《新加坡的挑戰:新儒家倫理與企業精神》,三聯書店1989年版。

[26][美]約翰·奈斯比特(Joha Nasbit)著:《亞洲大趨勢》(Mega trends Asia),中譯本,外文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

[27][美]皮耶L。W著:《亞洲人的動力和政治:權威文化的標推》,哈佛大學,英文版,1985年版。(Pie, L。W,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 Cambridge, Mass。:The Balkan Press of th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8][英]克裏斯·D和達維德著:《亞太經濟和社會發展》,倫敦,英文版,1993年版。(Chris Dixon and Dav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Pacific Asia, London;Rutledge,1993.)

[29][德]布魯姆維斯特·漢斯著:《東亞經濟上的互相依賴和發展》,英文版1997年版。(Blomqvist, Hans C。,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 Praeger:Westport, Connecticut/London,1997.)

[30][美]埃苛歐主編:《東亞20世紀經濟發展》,英文版,1997年版。(Alike Ikea ed。,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wentieth Century East Asia: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Rutledge,1997.)

[31][美]吉姆羅漢(Asian Rising)著:《亞洲的崛起》(ASIA RISING),中譯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美]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著:《亞洲奇跡的神話》of the Asia Miracle),載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1994年12月。

[33][德]弗勞利安·康馬斯(荷蘭)尤迪特·施塔波斯合著:《新亞洲》,中譯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34]世界銀行政策調查報告:《東亞奇跡——經濟增長與公共政策》(The East Asian),中譯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5年版。

[35]亞洲開發銀行編:《崛起的亞洲變化與挑戰》,中譯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36][美]阿爾文·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新華出版社1906年版。

[37][美]阿爾文·托夫勒與海蒂·托夫勒著:《創造一個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生活·讀書·新知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版。

[38][香港]羅金義、王章偉著:《奇跡背後——解構東亞現代化》,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39][美]加裏·傑裏菲、唐納德·懷曼編:《製造奇跡:拉美與東亞工業化的道路》,中譯本,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

[40][馬來西亞]馮久玲(Foong。wai。Fong)著:《亞洲的新路》(The New Asian Way),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