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栆徽? 齊聚(1 / 2)

<()

張居正是個天才嗎?

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什麼“六七歲就能吟詩作賦,十二歲便讀盡四書五經。”,這話用在他身上一點都不誇張,因為他十二歲便考取了秀才功名,不讀盡四書五經肯定是不行的,吟詩作賦對他來說更是小菜一碟。

十二歲,一般人還是懵懵懂懂,少不更事呢,他卻已經從數百萬讀書人中脫穎而出,考取秀才功名,這還不是天才,什麼才叫天才,要知道有明朝第一才子之稱的解縉可是十五歲才考取秀才功名的。

或許,大明朝能跟張居正一決高下的天才也就隻有解縉了,解縉是十五歲便考取了秀才功名,十九歲便高中舉人,二十歲便金榜題名,位列三甲第十名,而張居正是十二歲便考取了秀才功名,十六歲便高中舉人,二十三歲便金榜題名,位列二甲第八名。

如果從金榜題名的年紀來看,張居正貌似比解縉還要差那麼一點,其實不然,因為解縉沒人管,想怎麼考便怎麼考,而張居正不知道是走運還是倒黴,遇著了湖廣巡撫顧璘。

傳聞,張居正十三歲便想去參加鄉試,正是湖廣巡撫顧璘阻止,他才沒去成,要不然,他可能要成為曆史上最年輕的舉人了。

他之所以二十三歲才金榜題名,據說也是因為湖廣巡撫顧璘的阻擾,因為他不滿二十歲人家就不讓他去考啊!

當然,顧璘並不是妒忌張居正的才華,不讓他出名,事實恰恰相反,顧璘對張居正的才華相當的賞識,這才刻意阻擾張居正參加鄉試和會試的,用顧璘的話說,是要對張居正多加磨礪,以免他才高氣傲,到處得罪人。

這話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當初的解縉就是因為才高氣傲,得罪了太多的人,所以,三十多歲便被人給整死了。

如果顧璘不阻擾,任由張居正去考,那麼,很有可能,張居正十三歲便能高中舉人,十四歲便能金榜題名,那樣一來,就有點恐怖了,十四歲便當官了,而且最少都是個知縣,張居正能管得住自己嗎?

當然,這些都是曆史上發生的事情,此時,張居正還隻是個舉人呢。

這會兒張居正自然是想去參加會試,金榜題名,輝煌騰達,好巧不巧,過完年就要舉行會試了,他是一門心思想去,顧璘卻是交待了他的父母,不準他去!

他雖然是個天才,奈何“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他父母卡著,不給錢,他也沒有辦法啊,他總不能一路乞討去京城趕考不是。

正當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的時候,顧璘卻又派人通知他的父母,趕緊的,收拾一下,準備去京城了,當朝禮部尚書,乙末科狀元楊聰想收張居正為弟子!

楊聰何許人也,天下讀書人誰人不知,這位可是當今天下讀書人的偶像!

楊聰的故事更是在讀書人中廣為流傳,什麼二十歲便高中狀元,二十二歲便巡撫邊鎮,打得韃子屁滾尿流,二十五歲便總督東南五省,將海盜和倭寇剿的一幹二淨等等,每一樁每一件很多讀書人都耳熟能詳。

可以說,楊聰在讀書人心目中已經是接近於王守仁那種傳奇般的存在了,張居正聽聞楊聰竟然想收他為徒,自然是欣喜若狂。

這位師傅可是二十歲就高中狀元了,想必他想要去參加明年的會試應該沒有問題吧?

他就這麼懷著激動的心情,跟著楊聰派來接他的護衛,一路從湖廣北上,直奔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