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三四章 狠毒(1 / 2)

<

俺答汗可不知道楊聰也準備給他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這會兒煩著呢。

草原上的部落,繁衍生息靠的就是牧草。

整個西北,牧草最為豐盛的就是東套,可惜,東套已經被明軍給占領了。

還有西套的南部,牧草也勉強能讓他們維持現狀,可惜,西套南部也被明軍給占領了。

這會兒他唯有將韃靼部本部人馬打散,分別聚居在西套中部的幾片小草原上,這些地方的牧草也沒多少,他們甚至勉強維持現狀都難,用不了多久,牛羊便會成群的餓死,他們又如何繁衍生息下去呢?

這個時候,他已然體會到了生存的艱難,這種生存的艱難韃靼部已然有上百年沒有體會過了,以致於他都不知道如何應對了。

怎麼辦呢?

難道,組織大軍,奮力一搏,去跟明軍拚命,奪回西套南部甚至是東套?

這會兒他還真沒這個勇氣,因為明軍的裝備著實太恐怖了。

此時的明軍完全不同以往,可以說,用脫胎換骨來形容都不為過。

明軍的戰車,還有火槍和火炮,簡直就是騎兵的克星,以致於他都沒了跟明軍拚命的勇氣。

他並不是怕死,問題,拚命也得能拚出點東西來啊,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跟明軍拚命,那就是去送死,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收獲。

明知是去送死,還去跟人家拚命,有必要嗎?

很顯然,完全沒有必要,他甚至在考慮,要不要率韃靼部主力遠走漠北又或是西域了。

那些地方氣候雖然比較的惡劣,至少還有足夠的牧草,如果能打敗其地方勢力,把地盤搶下來,繁衍生息還是沒多大問題的。

不過,這種大規模的遷移可沒那麼簡單,搶占地盤跟地方勢力大戰甚至都不算什麼,主要問題是怎麼過去。

部落的遷移可不是騎兵的奔襲,騎兵可以騎著戰馬,來去如風,幾千裏甚至是上萬裏的長途奔襲都沒問題,部落遷移就不一樣了,老弱婦孺、牛羊馬匹、帳篷、生活物資等等都得帶上,移動速度之緩慢,簡直無法想象,數千裏的距離,恐怕得走上好幾個月,而這幾個月吃什麼呢?

他們可沒有多餘的糧食,一旦離開草原,牛羊不能維持足夠的數量,那就會餓死人!

所以說,部落的大遷徙是相當危險的事情,甚至比打仗還要危險,打仗基本就是損失些青壯而已,部落大遷徙,一個不好,整個部落都沒了!

俺答汗考慮了很久,還是沒有勇氣帶著韃靼部走上大遷徙的道路。

畢竟,這會兒明軍還沒有將他們逼上絕路。

至於明軍的堡壘推進戰術,他倒不怎麼擔心了,因為西套的地形本就複雜無比,除了最南端那片草原比較平整一點,其他地方,到處都是山地。

明軍如果硬是要修築堡壘,倒是能把堡壘給修起來,不過,這鐵路,他們絕對沒法修。

這會兒他也知道了,明軍之所以敢用堡壘推進戰術就是因為有鐵路運輸糧草輜重等物資,如果沒有鐵路,單獨修築堡壘,光是糧草的運輸都會讓明軍受不了。

也就是說,鐵路如果修不過來,就不用擔心明軍會采取堡壘推進戰術,暫時來說,他們還是安全的,完全沒有必要走上那危險的大遷徙之路。

可惜,“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正在他遊移不定之時,壞消息又傳過來了,明軍竟然兵分兩路,從鬆山堡出擊,直撲最近的兩片小草原!

明軍的行動再次出乎了他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