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5 各自安好(2 / 2)

老猴子道:“快則一年,慢則兩年!”

“為什麼?”

“我們不能一直在他身邊,苦要自己吃才能變甜,總想著後麵有我們,那苦隻能是苦!”

“孩子已經夠苦了!”

“還不夠!吃苦不是本事!五爺交代,讓他自己成長,是龍是蟲他自己選,他要隻能是條蟲子,我們就讓他做一條衣食無憂到死的蟲子,是龍!我們這些人為之去死又如何?”

“喝茶!”

---------------

----------------------

很多時候,是龍是蟲不是自己選的,事物總有它自然的規律,蜜罐裏泡出來的大多隻能是蟲,臭水溝裏、爛泥裏… …隻要你不死!成龍的幾率總是大些的。

龍的基因又是那麼強大!血液裏生就有龍翔九的欲望!

---------------

----------------------

道理的再多也沒什麼用,畢竟要吃的苦不會因為有道理就能不吃這個苦了!太陽照常升起,九層樓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

明白道理!不會讓猴子少受幾個白眼,不會讓猴子去拽褲腳的時候就不挨踢,不會讓猴子沒交夠份子錢少挨頓打、少挨頓餓。

但明白道理總是明白這些是為了什麼!少了些恨意,多了些掙紮和努力。

明白了人們為什麼老是罵他、對他翻白眼,明白為什麼要踹他,明白了就會想方設法的去避免,第一步就是察言觀色,這一步很多豐衣足食的成年人都沒有走出,有的是不屑、有的是不會,而猴子不行,猴子是生存。

… …

距離感就是在這時候產生的,猴子用眼睛用心在看在想,在馬路邊冷靜的觀察著行人,有的人急匆匆的、有的慢條斯理的,但無一列外的會盡量遠離猴子。

在普通人眼裏,乞討絕對是件可恥的事。

“沒缺胳膊少腿的幹點什麼不能活下去?”

“太髒了!”

“好臭啊!”

… …

這些都像寫在臉上一樣。於是猴子讓自己盡量不要那麼髒、不要那麼臭,一味的扮可憐是不行的,借著李教授那裏學的讀書認字,猴子在這個城市裏扮演著各種角色,時而是需要路費去尋親的孩子、時而是備受養父母吹殘而出走的孤兒、有時候反其道而行,把自己打扮的更髒更臭,這樣死拽著不放手,為了盡快的擺脫他,隻能花錢了事。

沒人教猴子該怎麼乞討,他不知道他在慢慢揣摩人們的心理直至迎合這種心理,他在尋求普通人的認同,同類之間才有憐憫!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

----------------------

九層樓是有組織的,猴子在的叫街者同樣是組織,丐幫組織,於是就有各種扮演!千奇百怪,有裝身殘誌堅者、有賣身葬父者… …而有組織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有同行的霸淩。

所有的一切猴子都堅強的受著,帶著剛和粽子為了下一頓飽飯而努力著。

猴子在等老猴子!

猴子所在的組織並不都是善男信女,在組織裏有一個群體,被稱為“棍丐”也叫“匪棍”,這個群體曆史上就有:“數十成群,衝門打戶,日乞夜盜,硬索灶米數鬥,不從者放言移屍”,他們不是常規意義的叫街者,事實上,他們無惡不作!他們連自己人也會欺負!

---------------

----------------------

距離感的產生不單指對於普通人,也是對於猴子所在的這些同行,他們是從心底認為自己是沒有家的人,不是窮人這一個概念,因為窮人終究還有一個家以及家庭聯係著,而這些人有的隻是組織和團夥。這並不妨礙猴子的觀察,“所有的存在都有其道理”,猴子想著李教授的話!

猴子嚐試著進一步,認識更多普通老百姓,有苦力、有撿垃圾的、有鐵匠木工、有各個店的店主… …一開始是無償的幫忙,跑腿,到後麵的接受以致有償的服務。

各行各業中,猴子默默的觀察,偷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