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潁川荀氏(1 / 2)

話說董卓一把大火燒了洛陽之後,退往關中長安,隨後將麾下主力部隊分為三個兵團,由他的心腹將領三個中郎將率領屯駐安邑、華陰、澠池一線,此三處乃是關東軍進攻長安的必經之路。

而因為關東聯軍各有私心,以致討董之事不了了之,手握重兵的三路人馬,便縱容麾下西涼軍四處劫掠,使得司隸周遭一帶十室九空。

在澠池東南方向數百裏之外有一地名潁川,潁川多俊傑,自春秋戰國時的呂不韋,其後韓非子,張良等人皆是出自潁川之地。潁川之地也多有名門大族,如潁陰荀氏,長社鍾氏,許縣陳氏等,而朝中重臣,也多有這些名門大族的子弟擔任,端的是富貴不凡。

此時,在潁川潁陰縣,荀氏家門之中,正召開一次緊急的家族會議。

隻見大廳正中央,一名頭戴褐色冠帽,麵色白淨的文士一臉凝重之色,鄭重朗聲說到:“各位族老,如今天下大亂,潁川乃是四戰之地,必為戰火所禍及。故此,彧以為我等當離開此地,免受戰火波及。”

“各位族老,攸以為族叔所言甚是!”

旁邊一名三十出頭的中年文士,聽了稍年輕文士的話之後,當即便讚同道。

大廳正中央一滿頭銀發的老者微微點了點頭,似乎也認可了二人的話,於是便詢問道:“文若,公達,以你二人之見,我等當往何處?”

原來這當先說話之人正是被稱為有的荀彧,而另一個則是被稱為的荀攸。

隻見荀彧沉吟片刻,隨後正色道:“如今天下大亂,各地皆有黃巾餘孽作亂。唯有冀州形勢稍好,且如今冀州刺史派人請我等前往冀州安居。故此,彧以為可前往冀州避難。更兼韓馥是一州之首,若前往冀州,於我荀氏一族有利。”

當中老者暗暗點了點頭,心中極為欣慰,荀彧風範無雙,待他歸天之後,荀氏有人帶領,他便放心了。

“父親,眾位族老,德以為韓馥並非是好去處。”

還不等當中老者同意荀彧的話,卻是又有一名比荀彧年輕少許的文士跳了出來,大聲的反駁荀彧的話。

這年輕文士的舉動,卻是讓上首的荀氏族老暗暗不滿。

他們潁川荀氏乃是名門望族,一切言行都遵循禮儀,言行舉止更是從小就受到極好的**。這年輕文士的行為,卻是逾越了禮儀,自然是讓荀氏族老們不滿。不過,他們想到92ks./10438/這年輕文士乃是族長之子,而族長常年操勞於荀氏一族之事,或許缺少了對他的管教,心中的不滿也就弱了幾分。

荀詵皺了皺眉頭,心中有些惱怒,不過身為一族之長,他的養氣功夫還是不錯,很快便平複內心的波動,淡淡問到:“士若,那你有何建議?”

說話之人名為荀德,乃是如今的荀氏族長荀詵之子。

潁川荀氏一族自荀淑開始,逐漸強盛,其後荀淑八子,更是被人稱為,足見外人對荀氏的看重。

荀儉、荀緄、荀靖三人最長,其中以荀靖的名聲最為響亮。其後還有荀燾、荀詵、荀爽、荀肅、荀旉五人,其中又以荀爽名聲最重,與荀靖被人稱為溫潤古玉。被天下士子追崇,堪稱士林典範。

荀淑八子皆優秀異常,擔任荀氏一族族長都能夠勝任。然而,長子荀儉和次子荀緄皆早喪,本應該由第三子荀靖擔任族長,然而荀靖卻是終身隱居探尋學問,族長之位自然需要另選他人。荀爽名聲在外,自然是極佳的人選,然而因為荀爽身居朝廷重職,在國家和家族的選擇上,或許會有偏頗,因此最終族長之位便落入荀詵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