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當!”
張燕手中的匕首還沒刺到手臂,一邊顏良接到袁紹眼神,上前拍下張燕的匕首。
隨後,袁紹上前,拉住張燕的雙手,溫言撫慰道:“張中郎將有如此決心,我怎會不信?況且,若無張中郎將出手相助,冀州早已失守,我如何能在此與你們說話?先前我隻是在想,當予你何職,若是太低,我心中亦難安。如今各地郡守皆有人選…既然如此,鄴城太守尚未任命,不知你是否願意擔任鄴城太守之職?”
不要說張燕三人愣住了,在場的袁紹麾下文武都愣住了。
鄴城是何地?乃是冀州治中,袁紹還有文武們的家眷大多都在鄴城居住,可見鄴城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城池。然而,袁紹現在就這樣交給一個曾經是黃巾軍首領的人來擔任太守之職,這似乎有點讓人難以置信。
“刺史大人,鄴城太守,恐燕難以勝任。”
張燕似乎也知道鄴城的重要性,愣了片刻,隨後推辭到。
袁紹神色堅決,語氣鏗鏘道:“張中郎將管理百萬之眾尚且遊刃有餘,這區區一個鄴城,如何不能勝任?張中郎將勿要推辭,我袁紹既然用人,便不會懷疑,況且,張中郎將先前也表示你的決心。楊鳳校尉與陶升校尉依然為你副手,張中郎將若是不答應,我這鄴城太守怕是無人可以擔任了。”
張燕見狀,再次俯首跪下,痛哭流涕道:“刺史大人如此信任,燕唯有肝腦塗地以報。若不能管理好鄴城,自當奉上首級。”
袁紹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向逢紀道:“元圖,張燕新任鄴城太守,想來對鄴城中的事務不是很了解,如今你暫且跟隨張燕,但有不明白的,你便指點於他,莫要怠慢。”
“是,屬下遵命!”
盧植其實心中是不大同意袁紹招納張燕的,黃巾軍皆是流民、匪賊,他們當初之所以起義,除了朝廷腐敗之外,還有很大一個原因便是士族兼並土地,使得農民無地可耕種,無奈之下,才走上造反之路。因此,黃巾軍最大的仇人,嚴格來說並不是朝廷,反而是這些使得他們落魄的士族。
而袁紹的袁家,顯然也是其中的一員。張燕的可以投靠很多諸侯,但是,唯獨投靠袁紹的可能性基本為零。不過,如今張燕用他的行動表明了自己的誠心,而且袁紹也決定的事,盧植自然也不好反駁。因此,盧植隻能暗中叫人盯著張燕等人。
盧植出列,詢問道:“大人,如今張燕為鄴城太守,其麾下五萬人馬當如何處置?”
袁紹剛要詢問張燕,張燕卻是搶先說道:“燕如今身為大人屬官,這五萬人馬便也是大人士兵,如何處置,由大人決定。”
袁紹點了點頭,沉吟片刻後,說道:“張燕為鄴城太守,若沒有親信麾下使用,恐怕也不妥當。既然如此,張燕可從五萬人馬中挑選一萬出來使用,其餘四萬駐紮鄴城五裏外的軍營,以為鄴城後備。我再從鄴城原本守軍中調撥五千人馬予你,其餘人馬,可將他們調往冀州與幽州邊境。公孫瓚如今雖退兵,恐怕其心不死,日後還會再染指我冀州領土。”
“一切聽憑大人之意。”
袁紹這麼說了,眾人也就沒什麼好反駁。隨後,袁紹見張燕三人一臉倦容,便讓人帶他們前去休息,隨後再處理鄴城事務。
等張燕離去之後,袁常才一臉憂色的詢問到:“大人,張燕等人曾經身為黃巾亂賊,如今雖是改過,但是他們對我們世家大族的成見很深。若是讓他擔任鄴城太守,怕是有些不妥。”
袁常記得曆史上黑山軍是和公孫瓚聯盟,一起攻打冀州,現在張燕來投靠袁紹,肯定有什麼陰謀。當然,是否有陰謀,跟袁常沒有關係。黃巾軍和士族之間的關係,隻要不是白癡,都明白。袁常不是白癡,所以他肯定也要明白。若是他繼續裝挫,什麼都不問,反而會讓袁紹懷疑他別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