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呂布退走(2 / 3)

言畢,呂布收起畫戟,勒馬轉身離去,視李傕如同無物一般。

李傕緊要鋼牙,眼神之中滿是屈辱之色。如今他終於知道自己和呂布的差距,但是,呂布如此高傲的神態,卻是讓李傕心中不滿。更何況如今長安城內有他們四人的十幾萬大軍,呂布竟然還如此小覷自己,李傕頓時心中發狠。

臉上閃過一抹狠色,一柄小刀從李傕的袖口滑下,捏在雙指之間,下一秒,小刀破空而去,李傕臉上閃過殘忍的笑容,似乎已經預見呂布倒在自己的麵前。

可惜,李傕注定要失望了。

呂布能被稱之為戰神,不是浪得虛名。若是這樣的偷襲就能要了呂布的小命,呂布早就不知死了多少次。就在小刀快要穿透呂布的後心之時,隻見呂布手腕一動,畫戟不知何時來到身後,呂布好似身後長了眼睛一般,準確的擋下小刀的攻擊。而後,呂布手腕再次轉動,小刀猶如閃電般向李傕激射而去。

李傕見到小刀向自己射來,頓時大驚,心中暗道吾命休矣。

“咻!”

然而,閉上眼睛好一會兒,李傕才發現自己安然無恙。而那柄小刀,卻是插在身後不遠的地方。從那個軌跡來看,小刀先前是從李傕的耳邊劃過,僅僅三公分的距離,便能穿透李傕的腦袋。此時,李傕還能感受到耳朵因為小刀快速劃過傳來的些許疼痛感。

呂布轉過身,凜然不可侵犯的雙目瞪著李傕,厲聲道:“再有下次,我便取你項上人頭!”

這一刻,李傕是真的害怕了。雖然還是一樣的呂布,但是李傕卻是覺得站在麵前的呂布無比高大,就好像一座萬仞高山,而他李傕,隻是這高山之下的一粒沙子,沒有絲毫反抗的能力。

李傕知道,他這一輩子注定隻能生活在呂布的陰影之下。

見李傕已經喪失了鬥誌,呂布不屑一笑,轉身策馬而去。待呂布回到隊伍跟前,眾人也都動身,李傕絲毫沒有阻擋的念頭。

……

等李傕回到皇城之前,早就恢複了平靜,隻不過內心是否如此,就無人可知了。郭汜三人看李傕的神情,自然知道呂布已經安然離去,而他們原本對呂布是否離去沒有什麼意見,此刻當然也不會說什麼。

皇宮之中,年僅十歲的劉協坐在龍椅之上,而底下的大臣們正在勸諫。

“陛下,如今賊勢甚急,陛下可上城樓平息賊亂。陛下有上天庇佑,亂賊們豈敢動陛下分毫。”

“陛下,諫議大夫所言有理。李傕四人雖然叛亂,卻還是陛下的臣子,陛下若是出麵,他們定然不敢妄動。”

“陛下,亂賊聲稱為董賊報仇而來,隻要我們暫時給董賊平反,他們自是滿意歸順朝廷。待日後時機成熟,可再除去他們。”

大臣們都勸諫劉協出麵安撫李傕四人,當然,他們也都存了私心。

李傕四人打的是替董卓報仇的旗號,主要追究的目標就是王允,此刻若是跟李傕他們妥協,王允自然要被推出來。雖然之前董賊喪命的時候,群臣都歡慶不已。但是,現在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候,死道友不死貧道,讓王允出去頂缸,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

王允也明白這一點,不過,卻是什麼話也沒有說。

這一刻,蔡邕當初在牢中和王允說的話,再次在他的腦海之中回蕩。

“子師,想要恢複百家局麵,你注定無法做到,因為你不是王者。想要做到這一點,那麼必定是要一個無所畏懼,不受製於人的王者。你要借天子之手完成你的理想,絕對是沒有可能的。”

王允心中長歎,本以為除去董卓,掌控朝中大權,便能讓雜家再次興盛。然而,蔡邕說的沒錯,他不是王者,想要借天子之手來完成他的理想,是沒有絲毫的可能。正如現在這樣,被亂賊們逼到這種地步,他就要出來頂罪,雖然大臣們沒有說話,卻都是這個意思。他王允卻是不得不站出來,否則,到時劉協出了什麼問題,他就會成為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