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呂布退走(3 / 3)

“既然如此,朕便依各位愛卿所言!”

劉協在思索了片刻之後,也終於做出了決定。至於王允是否有意見,他們也根本沒有理會。

李傕、郭汜四人見到青羅黃蓋,知道劉協來了,當下約束軍士停止呼喝,口呼萬歲。

劉協站在宣平樓上,望著皇城下的李傕、郭汜四人,道:“卿等不候奏請,隨意進入長安,意欲何為?”

李傕、郭汜四人單膝扣地,仰麵道:“董相國乃陛下社稷之臣,無端被王允謀殺,臣等特來報仇,非敢造反。但見王允,臣便退兵。”

王允此時就站在劉協身旁,大臣們俱是將目光望向他。而劉協,眼中也沒什麼表情。或許,在劉協的心中看來,臣為君死,乃是理所當然的事。王允心中再次歎息,當初除去董卓的時候,劉協是何等的感恩戴德,大臣們也是恭賀不斷。然而,今日緊急之時,劉協和大臣們都這樣的表現,王允心中極為失望。

不過,王允場麵話還是要說的,“臣本為社稷計。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誤國家。臣請下見亂賊!”

王允知道,今天他不死都不行。如果他拒絕出麵,史官的記載肯定很難看。既然如此,他還不如坦然點,還能在自己死後留個好名聲。幸好早在之前王允就已經將自己一個無人知曉的兒子送走,王家的血脈得以保存,王允也沒什麼遺憾了。

王允言畢,徑直從幾米高的宣平樓跳了下去,口中大呼:“王允在此!”

李傕、郭汜四人拔劍,斥曰:“董相國何罪而見殺?”

“董賊之罪,彌天亙地,不可勝言!受誅之日。長安士民,皆相慶賀,爾等豈非不聞乎?”

李傕、郭汜四人再喝道:“相國有罪,我等何罪,何不肯相赦?”

王允昂首挺胸,高聲怒罵:“爾等為虎作倀,豈無罪乎?逆賊無須多言,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

李傕、郭汜四人大怒,手起刀落,將王允砍成好幾截。

四人殺了王允,一麵又差人將王允宗族老幼,盡行殺害。士民無不下淚。當下李傕、郭汜尋思曰:“既到這裏,不殺天子謀大事,更待何時?”便持劍大呼,殺入內來。

然而,樊稠和張濟二人卻是勸諫道:“不可。今日若便殺之,恐眾人不服,不如仍舊奉之為主,賺諸侯入關,先去其羽翼,然後殺之,天下可圖也。”

隨後,李傕、郭汜四人向劉協討要官職,李傕為車騎將軍、池陽侯,領司隸校尉假節鉞,郭汜為後將軍美陽侯假節鉞,同秉朝政;樊稠為右將軍萬年侯,張濟為驃騎將軍平陽侯,領兵屯弘農。其餘李蒙、王方等,各為校尉。然後謝恩,領兵出城。又下令追尋董卓屍首,獲得些零碎皮骨,以香木雕成形體,安湊停當,大設祭祀,用王者衣冠棺槨,選擇吉日,遷葬郿塢。臨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數尺,霹靂震開其棺,屍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複如是。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為雷火消滅。天之怒卓。可謂甚矣!

自此朝廷被李傕、郭汜二人掌控。朝廷但有選拔官員,皆出自二人之口。適時,天下各地黃巾再次作亂,兗州一地最為嚴峻,兗州刺史劉岱死於黃巾賊手。李傕、郭汜二人聽從太仆朱俊意見,傳令曹操討伐黃巾亂賊。

https://8./book/52571/25794979.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