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學士,此時夜深,在下前來打擾,還望莫怪!”袁常笑著拱了拱手,然後將手中的桂花酒遞給蔡邕。
“無妨!”
蔡邕倒也沒有疲倦之色,輕輕的說了一句,然後笑道:“賢侄,當日我與周陽同殿為臣,癡長幾歲,賢侄喚一聲伯父便可,無需一直喚我大學士,聽著感覺有些寒磣人呢!”
若是跟蔡邕不熟識的人,喊他一聲蔡大學士倒說是對他的尊稱。但是,袁常可是他的救命恩人,一直如此喊他,蔡邕自己都覺得汗顏。況且,為何人家會稱呼他為大學士?那是因為覺得他才識過人,才有如此稱呼。然而,就郭嘉一人的才識,蔡邕都甚為驚歎,更不用說深不可測的袁常了。
“伯父發話了,那小侄定當遵從。”
袁常也沒有絲毫的客氣,順著蔡邕的話就這麼幹脆的應了下來。蔡邕本就是性情灑脫的人,見到袁常如此率性,心中更是歡喜。
“賢侄,這美酒倘若拿出去叫賣,怕是千金不止。就這般送給老夫,莫不會心疼?”
蔡邕提著手中的一壇酒,上下翻看,顯得極為高興。至於口中的話,也並非是假話。蔡邕走南闖北,見識過的人和事數不勝數,這種事也不是碰到一兩次。許多愛酒的人,為了能夠得到好酒,豪擲千金絕不是空話。袁常的桂花酒,絕對堪稱世間少有。
“哈哈!”
袁常爽朗的大笑一聲,搖了搖頭,直言道:“伯父乃是有智之人,小侄如此將伯父請來,自是有事請求伯父幫忙,一壇千金美酒,如何能比得上伯父日後的付出。”
蔡邕微微錯愕,沒想到袁常如此直接的把話說出來。不過,隨即他便笑了起來,直接幹脆才好,若是像許多世家子弟那樣,都要七扯八扯,說了老半天還沒說到主題上。蔡邕最心煩的便是這樣的交談,袁常能夠如此,除卻是性格如此之外,還有一點,那便是對他的信任。先不說袁常的才智如何,就說有郭嘉在身邊,若是不信任自己,也不會讓袁常這麼直言把目的說出來。
蔡邕點了點頭,也是直接說道:“賢侄如此實誠,那老夫也不拐彎抹角。經過諸多事情,老夫已對官場沒有念想,倘若賢侄要讓老夫出仕,老夫隻能說無能為力。若是其他事,賢侄提出來,老夫能做到,絕無二話。”
袁常在之前的時候,是有打算讓蔡邕在渤海郡任職。當然,袁常也不需要蔡邕做什麼,隻要他掛個名頭就好,以蔡邕曾經的名聲,肯定有眾多士子會蜂擁到他渤海郡。到時候,渤海郡就無須為官員的事情擔心了。即便以後袁常有更大的地盤,也不用操心。不過,既然蔡邕無心出仕,袁常當然不會勉強。隻要蔡邕呆在他的地盤,這就足夠了。
“既然伯父這麼說,那小侄也就不勉強。其實小侄是打算建設學院,想要伯父出任院長一職。”
袁常說著,雙目閃著精光望向蔡邕。
“建設書院,不知道賢侄具體有何打算?”
蔡邕微微皺起眉頭,低聲問了一句。說真的,蔡邕其實並不覺得袁常建設書院的話是個好提議,並非是蔡邕不想讓知識傳播,而是建設書院的意義不大。
當今天下,各地多多少少都有書院。例如京城的太學院,豫州潁川書院,荊州南陽書院等等,這些書院都非常的大。但是,書院的學生,卻是從來不會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