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和郭嘉都明白袁常百家學院其中的一個含義,但是,其他的他們就不明白。因為他們所出的年代,即使他們有著超越普通人的智慧,也是無法明白社會進步之後才存在的含義。
袁常似乎早就知道蔡邕會詢問,蔡邕和郭嘉他都會信任,所以,他也沒有想過保留。
“百家學院的內涵很豐富,百家思想是其中一項。至於其他的,伯父和奉孝都明白,如今的人們都有一種思想,那就是出身高貴的人,注定是高貴的,即使他一無是處,隻要出身好,那他就是高貴的;而出身卑微的人,想要變成高貴的人,要曆經千辛萬難。大家同樣是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難道你們覺得公平嗎?”
蔡邕和郭嘉聽了袁常的話,都不由自主的皺眉沉思。袁常雖然沒有直接說出其中的意思,但是,他們明白袁常的這番話並不是隨便說的,肯定有他的道理。
沉思了片刻,蔡邕和郭嘉二人身子同時一震,有些難以置信的看向袁常,他們似乎已經明白袁常話中的意思。但是,他們覺得袁常的意思有些瘋狂,不要說蔡邕,即使是郭嘉都覺得自己是第一次認識眼前的主公。
“賢侄,你的是意思是…”
蔡邕即使再有禮儀,此刻都忍不住狠狠的吞了一口口水,震驚的望向袁常。
“沒錯!”
袁常依然神色堅定,擲地有聲的說道:“大家同樣都是人,為什麼會有高低貴賤之分?這有什麼根據嗎?沒有,而是有的人,因為自己所處的地位高了,所以他覺得自己高貴。可是,他沒有想過,在他的父輩,祖輩,乃至更前的祖輩,他們的地位難道就高了?就說高祖,他的父輩不過是農民,為什麼當高祖當上了天子,他們劉家的地位就高貴?他們能夠占據統治地位,是他們的能力和努力獲得的,這一點無話可說。可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一定是高貴的。人沒有貴賤之分,有的隻是後天努力之後獲得的地位不同,而有的人能夠身居高位,而有的人還是一無所有。百家其中的一個含義,就是大家地位一樣,人人平等。”
“賢侄,老夫不得不說,老夫活了這大半輩子,沒有見過比你更瘋狂的了。”
“主公,我也是這樣覺得。”
蔡邕和郭嘉二人雖然震驚,但是,並沒有太過激動。因為,袁常人人平等的思想並不是沒有出現過,在王莽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有這個趨勢。隻不過王莽存在的時期太短,就被世家大族給攻破,思想還沒有成型,就已經被扼殺。或許,那些世家大族就是害怕王莽人人平等的思想得到實現,他們再也沒有往日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這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王莽篡漢能成功那也是王莽的能力,為什麼別人篡漢失敗,人家王莽能做到?劉邦當初建立漢朝,不也是推翻秦朝,打敗項羽才能做到。曆史永遠都是勝利者書寫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袁常之所以會提出人人平等的思想,是因為蔡邕和郭嘉是他信得過的人。而且,二人的性格,能夠接受這種事,所以袁常會提出。
當然,袁常沒有想過立馬就能做到,他不是神,不是他說了就能實現。這種局麵,要經過不懈的努力,經過無數人的付出,才能形成。但是,百家學院是一個契機,一個能夠實現人人平等的平台。
就如很多天子想要找一個朋友,但是,他們始終沒有朋友。並非說他們不渴望朋友,而是因為他們的骨子裏覺得自己是高貴的,找一個朋友,是給對方的賞賜,是對方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倘若朋友惹得他不高興,照樣一句話就砍頭,這並非是真正的朋友。因為,天子的心中,沒有平等的思想,他注定不會有朋友。
而平等的思想,其實墨家的思想就有這一點。但是,墨家的思想不夠完善,而且也不被統治階級所認同。否則,人人平等並非是件很難實現的事。
袁常看著沒有嚇傻的蔡邕和郭嘉,不解的問道:“伯父,奉孝,你們沒話說嗎?”
在袁常看來,他以為自己提出這樣的思想,會被人當成神經病來看待。蔡邕和郭嘉的表現,似乎讓他有些失望。他還準備了一堆的話來反駁二人反對的意見,如今他準備的話卻是沒有用武之地,心中似乎有些遺憾。
“哈哈!”
蔡邕朗聲大笑,目光炯炯的望著袁常,“賢侄,你莫不是覺得我們會認為你異想天開?你錯了,老夫覺得這樣的思想並沒有什麼不對。最早的墨家就有這樣的思想,而後王莽的新朝也已準備施行,奈何還沒實現,就半途夭折。老夫倒是想看看,賢侄你能走到哪一步。”
蔡邕是續寫漢史的,家中更有藏書萬卷,對於各家的思想都有一些了解。所以,人人平等的思想並不能給他多大的衝擊。或許,他的心中還有些期待,期待袁常能夠做到哪種程度。
“主公,我亦是想看看,在有生之年,能否做到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