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人人平等(3 / 3)

袁常傻眼了,他覺得原本應該是蔡邕和郭嘉傻眼的,似乎角色調換了?

其實,袁常的想法是多餘的。或者說,袁常是被前世那些電視劇或者網絡小說給忽悠了,覺得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古代人的眼中是個很腦殘的提議。

而事實上,人人平等的思想並沒有那麼難理解。

如果,袁常是跟尋常的百姓提出這樣的思想,或許會讓對方覺得袁常是個神經病,然後不理他或者去官府告發他。因為,百姓的心中經過長久的影響,尊卑的思想早就已經根深蒂固了。想讓他們改變這種思想,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但是,蔡邕和郭嘉是誰?

一個是名滿天下的大學士,一個是頂級的謀士,他們都是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想的三有青年。對於知識分子而言,這樣的思想,他們都很容易理解。

其實,隻要是讀過書,有文化的人,對於這樣的思想都不難理解。因為他們有比較深厚的教育基礎,隻要稍微解釋一下,都能理解。否則,縱觀曆史,那些想要改朝換代、謀權篡位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他們難道就不知道尊卑,不知道天子是要尊敬的?正是因為他們知道大家都一樣,自己為何需要向別人奴顏卑膝?就如陳勝吳廣喊出的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正是最好的詮釋。

“你們沒有一點反對意見,我的心中似乎有些沮喪啊!”

袁常最終說了一句話,頓時惹得蔡邕和郭嘉哈哈大笑。能夠看到袁常如此鬱悶的表情,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蔡邕和郭嘉、袁常雖然才認識不到兩天,但是,此刻的他們,似乎早已是多年的好友。因為,他們彼此都能夠理解對方的意思,有了共同的理念,使得他們的心能夠連在一起。

袁常定了定神,接著說道:“既然伯父和奉孝沒有反對的話,那我就接著說。想要讓人人平等的思想被人們接受,我們就要潛移默化的進行。而百家學院就是這個平台,無論是士、農、工、商、武的孩子在學院中學習,那麼他們的地位就是一樣的。然後,我們再用知識來武裝他們,讓他們能夠接受。等到他們離開學院之後,再慢慢的影響身邊人,最終達到人人平等的思想。或許這個過程要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或者更多。但是,我們隻要給他們一個種子,這個種子早晚都會生根發芽,最終茁壯成長。”

聽到袁常的講解,蔡邕和郭嘉都沒有反對的點了點頭。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擔心袁常直接就把人人平等的思想給宣傳出去。那樣的話,估計袁常立馬就會被各地諸侯圍攻到死。人人平等的思想,對於如今的百姓來說,是個不可能的事,所以,不會有人為袁常效力。而那些受過教育的諸侯,則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否則他們拚命的爭奪天下,又是為了什麼?難道就被袁常的一句人人平等給抵消了,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此,一旦袁常這個想法被人知道,或許袁常就會跟王莽一樣,被群雄給消滅。

袁常望向蔡邕,壞笑著說道:“伯父,為了實現我們的理想,所以這個學院的院長之位非你莫屬啊!”

如今似乎因為大家的關係更加密切了,袁常的話也隨意了許多。

“好你個臭小子!”

蔡邕笑罵了一句,他本是隨性之人,自然不會對袁常不滿,心中反而覺得這樣很舒坦。曾經的蔡邕是個譽滿天下的大學士,任何的後輩麵對他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禮儀十足。唯恐蔡邕給他們不好的評價,讓他們失去被重用的資格。別小看蔡邕說的話,那對於許多統治階級來說,可是有著極大的威望。如今終於碰到袁常和郭嘉這樣符合他脾性的人,自然是心中滿意。

“賢侄你救了我老夫一家,況且,老夫也很期待人人平等的思想能做到哪種程度。所以,這個院長之位,老夫自不會推卸。”

蔡邕明白,一旦人人平等的思想得以傳播,那他則是功在千秋。若是失敗,他則會變成遺臭萬年的罪人,因為勝利者會給他這樣的記載。不過,蔡邕對於名譽並不是很放在心上。否則,當初蔡邕也不會為了續寫漢史,請求王允讓他活命,而用其他的罪行替代。當初的司馬遷為了續寫漢史而受宮刑,可是遭受了何等屈辱的非議。可是,後人沒有看不起他,反而讚揚他的毅力。

袁常的心中確實很激動,自己提出的思想能夠被人認可,無異於千裏馬遇到伯樂。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蔡邕和郭嘉願意跟他一起為了這個理想而努力。

ps:好大一章奉上!寫這一章確實有點艱難,整整寫了一個下午的時間,不知道會不會被人噴。不管那麼多了,看看等下還能不能再來一章,不行的話,就先這一章了。

https://8./book/52571/25794958.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