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染指青州(1 / 2)

卻說公孫瓚和黑袍人合軍一處,由公孫瓚指揮。如今剩餘的的八萬餘的青州黃巾都經過戰火的錘煉,麵貌煥然一新,令行禁止,公孫瓚也能指揮的動。而且,原本的十幾名渠帥都被黑袍人暗中除去,如今統領的渠帥都是黑袍人的親信,故此更不會有人反對。

大軍行了三日,已到達高唐縣。

高唐縣自春秋時便有人居住於此,乃是黃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西漢時置縣,曆經數百年發展,也頗為繁華。再加上高唐就“居中原衡衢”,有官馬大道“南通吳會,北拱神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同時,高唐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物產豐富,冀州十分之一的糧食就是高唐所產。

“先生,冀州果然是好地方,由這高唐縣便可知冀州全貌。高唐縣如此繁華,僅僅是冀州一個縣,比之幽州治所還繁華。高唐縣一地的糧食,足夠數十萬人之用。冀州、益州、荊州等地糧食豐富,餐餐有米可食,想我幽州苦寒之地,幾日方能吃上一次大米。可恨這些官員自私自利,天子蒙難,不盡力討賊,還能如此錦衣玉食。待我蕩平異族,必將揮師誅殺這些無能官員,還天下太平。”

公孫瓚和黑袍人同案而坐,想到在高唐縣見到的情形,心中憤恨不已。

“公孫將軍大義,某佩服不已!”

黑袍人口中稱讚著,心中卻是冷笑不止,就公孫瓚的才能,還真的想掃平異族。昔日漢武何等雄才大略,尚且做不到,公孫瓚還癡心妄想。不過,也正因為公孫瓚一心掃平異族,無心中原爭霸,黑袍人才與他合作,不用擔心公孫瓚在背後捅刀子。所以,黑袍人自然不會打擊公孫瓚的自信。

“待拿下冀州,有冀州為根基,糧草不缺,財物充足,公孫將軍蕩平異族指日可待。屆時,公孫將軍必定名揚千古,受萬世敬仰。”

聽了黑袍人的話,公孫瓚雙目赤紅,呼吸都沉重起來。想那霍去病驅逐匈奴,封狼居胥,便能揚名到現在。若是他公孫瓚能夠徹底蕩平異族,威名豈會比霍去病低?

“哈哈,先生亦是不差,若能一統天下,開創盛世,也將受萬民敬仰!”

公孫瓚大笑著稱讚黑袍人,黑袍人雖然言語欣喜,心中卻沒有這麼輕鬆。

僅僅是南皮城一戰,黑袍人就遇到勁敵,天下如此之大,難道就不會再次碰到?雖然說因為時間的原因,攻打南皮城有些倉促,但是,若是沒有那郭嘉出謀劃策,拿下南皮城也不難。所以,黑袍人比公孫瓚有自知之明,想要一統天下,難,難於上青天!

黑袍人現在剛起步,缺的東西非常多。要一統天下,就要有自己的勢力,同時還要有一個才略充足的君主。這一點,黑袍人自信可以做到。除此之外,還要有自己的地盤,而冀州則是黑袍人的立足之地。公孫瓚攻打冀州,自然是幫助黑袍人,等拿下冀州之後,就是黑袍人的地盤,而後再助公孫瓚拿下幽州,二人比鄰而居,互為犄角,爭霸天下。

有地盤還不夠,還要有能夠統帥士兵的大將,這一點公孫瓚和黑袍人都欠缺。

否則,當日在南皮城之時,也不會被趙雲和典韋二人連續偷襲兩次,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夠抵擋對方的勇猛大將。最後,還要公孫瓚讓劉備出麵,讓關羽和張飛二人與趙雲、典韋交戰。由此可見,一名大將的重要性。黑袍人的青州黃巾雖然人很多,卻沒有幾個能夠像趙雲、典韋、關羽和張飛這樣的勇猛大將。所以,黑袍人還打算在這次攻入冀州之時,招降一些袁紹麾下的大將。

地盤有了,大將有了,最後一個就是兵力。

這一點,黑袍人麾下目前有數萬人馬已經足夠。不過,想要一統天下,不是一時就能夠完成,而是要經過長期的戰鬥。所以,源源不斷的兵力就不可少,而源源不斷提供兵力的地盤也不可少。

若論兵源最佳的地方,無疑是幽州、涼州、並州、兗州、青州和徐州六地。這六州的百姓民風彪悍,隻要拉出來訓練一番,都能成為合格的士兵。

涼州、並州和徐州三地太過遙遠,黑袍人如今還不能染指。幽州、兗州二州目前也有人掌控,也不用想。那麼,想要充足的兵源,看來隻能從青州下手了。

青州百姓的彪悍毋庸置疑,從張角起義開始到現在,青州成為黃巾的百姓就超過百萬之眾。青州這地方在後世大部分都屬於山東省,山東省百姓的彪悍,有目共睹。唐朝之時,單雄信等綠林就是出自山東,秦叔寶等瓦崗大將亦是山東出身,義字當頭;其後到了宋朝之時,每每提到山東及時雨,誰不豎起大拇指?梁山更是將宋朝廷的大軍擊潰,若非宋江一心想當官,梁山推翻朝廷也並非沒有可能;而到了明朝之時,山東白蓮教也是多次掀起腥風血雨,起著主導的作用。最終,讓明朝廷在農民起義中被拖垮,最後便宜了滿清。總之,青州、兗州等山東百姓的彪悍,沒有人能夠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