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黑袍人心中便有了思量。如今青州是無主之地,何不幹脆趁機拿下,黑袍人沒有這個身份,公孫瓚卻可以。
“公孫將軍,如今朝廷落入李傕和郭汜等人手中,雖有其名,卻無其實。公孫將軍何不趁機就中取事,免得被他人搶先。”
“先生此話何解,願聞其詳!”
公孫瓚聽到黑袍人的話,頓時眼睛一亮,似乎又有什麼好計謀,當下豎起耳朵傾聽。如今這屋內就他們二人,公孫瓚也不用擔心黑袍人弱了自己的威望。
黑袍人心中冷笑,還怕公孫瓚不上鉤。
“公孫將軍可知青州之地百姓彪悍,且糧草頗足,倘若公孫將軍能夠拿下青州,日後無須為兵源和糧草憂愁,有此根基,異族還怕平定不了?”
對於公孫瓚而言,掃平異族是頭等大事,隻要對他掃平異族有利的,公孫瓚都不會拒絕。也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黑袍人沒有用一統天下來**公孫瓚,而是用掃平異族來**公孫瓚,他知道,公孫瓚肯定不會拒絕。
果然,公孫瓚眼中閃過意動之色,不過,卻還是有一絲遲疑,問道:“先生,若是能拿下青州自然是好的。然則,如今我們與袁紹交戰,尚且力有不逮,如何能守住青州?況且聽聞朝廷將要任命孔融為青州刺史,以孔融之威望,我們若是插手青州,怕是會成為天下士人攻訐的目標?”
黑袍人心中暗道,公孫瓚看來還不傻,知道動青州刺史是孔融就不能隨便動。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天下的文人士子皆以孔子門生自居,孔融在文人士子中的名望可想而知。若是孔融庸碌無能倒也罷了,然而孔融自小就名聲極高,為人稱頌。若是公孫瓚插手青州,必定為文人口誅筆伐。
公孫瓚有顧慮,黑袍人已經預料到。然而,青州他勢在必得,無論如何都要拿下。況且,承受這個壓力的是公孫瓚,又不是他,他又有什麼好畏懼的?以公孫瓚的性格,隻要說通,公孫瓚肯定會插手青州。
“公孫將軍乃是治世之才,孔融舞文弄墨還行,治理青州,連公孫將軍的一個指頭都比不上。況且公孫將軍立誌蕩平異族,倘若畏懼流言蜚語,如何能成事?那些文人皆言要以仁義讓異族信服,正如幽州刺史劉虞一般,用懷柔政策,一旦公孫將軍以兵革殺伐異族,那些文人又豈會放過將軍?既然公孫將軍早晚要麵對這一切,早晚又有何差異?他們敢反對,公孫將軍便殺出一條血路,讓他們知道,誰才是對的。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公孫將軍掌控青州,讓治下百姓生活的更加富庶,誰還能指責公孫將軍的不是?”
原本黑袍人說掌控青州對他蕩平異族有利,公孫瓚就已經有些意動了。如今,更是被黑袍人將他的顧慮說通,公孫瓚豈有反對之利?
“好,既然如此,一切便依先生所言,我們將青州掌控。隻是不知,要如何掌控青州?”
“嘿嘿!”
黑袍人低沉一笑,陰聲道:“朝廷任命孔融為青州刺史,如今使臣怕是已經在路途之中。雖然如今的朝廷有名無實,大家明麵上還是會表現出恭順之意。公孫將軍可反其道而行,半路攔截使臣,讓使臣任命公孫將軍麾下為青州刺史。如此,青州便可掌控在將軍手中。青州非必爭之地,相信也不會有多少人注意這裏。到時公孫將軍可以從青州獲取源源不斷的兵力以及糧草,蕩平異族,豈能是難事?”
“好!先生所言甚是,我便聽從先生之意。”
公孫瓚雙眸之中精光閃爍,想的比黑袍人還更多,既然都已經挾持使臣了,那就搞的更大一點。他不僅要讓自己的麾下成為青州刺史,他還要讓使臣將符節給他,讓他總督青州、幽州、冀州、並州四州之地。
倘若黑袍人知道公孫瓚的意圖,恐怕也會驚歎吧!
“來人,傳令參軍田楷到我房中議事!”
https://8./book/52571/25794925.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