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陰沉著臉,心中暗罵那陸仁甲兄弟四人。自己都沒吩咐他們出戰,就自己跑出去,死了也就算了,現在己方的士氣還被打擊。這樣可不行,若是鄴城無法攻下,冀州恐難掌控。
當下,公孫瓚回頭,看向自己麾下的一名大將,命令道:“呼延隆滔,你去拿下呂布人頭!”
“末將遵命!”
雖然呂布已經展現他的勇猛,公孫瓚麾下這名武將卻是沒有絲毫畏懼,淡然的應聲拍馬出戰。
這呼延隆滔之所以不懼怕,乃是因為他所使用的武器,呼延隆滔用的是雙鞭,極少人使用,鞭法詭異莫測,沒有見識過雙鞭的人,在第一次麵對的時候,往往會因此失利。
鞭有軟、硬的區別,自春秋戰國之時便盛行。軟鞭通常由皮革所製,多為驅趕牛馬所用。而在袁常穿越前,某島國的一些動作片中也有用到軟鞭。當然,沒有人會在戰場上用軟鞭當武器,那是找死,以金屬製成的兵刃,可以很輕鬆的斬斷軟鞭。至於說一些珍貴的軟鞭,如天蠶絲製成的軟鞭,這等軟鞭通常女子喜歡使用。硬鞭則由銅、鐵、金所製,硬鞭與鐧頗為類似,鐧的側麵有刃,鋒利可殺人;而硬鞭的側麵則是圓滑麵,無法如鐧那般用刃殺人。
硬鞭和鐧的使用招式類似,主要以擋、摔、點、截、掃、盤、板、戳、攔、撩、撥,以及絞壓等為主。使用者需身子轉折圓活,剛柔合度,步伐輕捷奮迅,與手法緊密配合。舞動之時,上下翻飛,相擊作響,如銀蛇飛舞,使人眼花繚亂,往往會因此出現空檔,而被人擊殺。
故此,使用硬鞭或鐧者通常都勇武過人,如孫堅麾下的黃蓋,便是用的硬鞭,卻是單鞭;其次,如唐朝的尉遲敬德、明朝的袁崇煥等都是用的鋼鞭,俱是名將。
呼延隆滔的雙鞭自祖上便聞名,從春秋戰國時,便是名將輩出。呼延隆滔乃是名將之後,雙鞭的使用亦是深得鞭法精髓。
當然,呂布的勇猛是毋庸置疑的,公孫瓚也沒指望呼延隆滔能夠戰的過呂布。隻是希望呼延隆滔能夠用這使用人極少的雙鞭去與呂布一戰,從而為己方提升下士氣。
“鏗、鏗!”
呼延隆滔雙腿夾緊馬腹,手中雙鞭上下飛舞,撞擊之時清脆的交擊聲響起,猶如銀蛇起舞。威力暫且不說,這招式卻是精妙,引得公孫瓚士兵的喝彩。
雙鞭使用的人確實少,而且少有成名的。能夠使用雙鞭的,也多是大家族,畢竟沒有祖上傳下來,學武之人很少會使用雙鞭。而呂布看到這使用雙鞭的武將,也確實提起了興趣。使用雙鞭的人他也沒見過,這呼延隆滔他是第一次見到。
“殺!”
呼延隆滔策馬來到呂布身前,右手鞭凶猛的砸下,左手鞭則橫掃呂布腰間。硬鞭本就是短兵器中的重武器,有幾十斤重,若是砸在身上,即使是呂布也不會好受。武將勇猛,是說他們的力量和實力很強,並非是說他們的抗擊打能力也很強。這畢竟不是玄幻的世界,武將的實力跟肉身是否強悍沒多大關係。武器打在身上,不死也會脫層皮,這是必然的!
不過,呼延隆滔的雙鞭看似是同時攻擊,其實還是有先後之分。如果呼延隆滔能像左右手同時攻擊,威力則更猛,顯然,呼延隆滔做不到這一點。
雖然雙鞭的攻擊時間間隔很短,對於呂布來說卻足夠反應。
隻見呂布方天畫戟上提,磕飛砸來的右手鞭;隨後呂布雙手握住畫戟中端,畫戟尾直直的插過去,擋住了呼延隆滔的左手鞭。隨後,呂布揚起戟杆直直的戳向呼延隆滔,呼延隆滔反應確實敏銳,雙鞭交叉格擋。然而,呂布這一擊力道何等凶猛,呼延隆滔連人帶馬退了幾步。
說了這麼多,其實也就眨眼的功夫。
呼延隆滔知道自己和呂布的差距,卻依然沒有畏懼,繼續舞著雙鞭衝向呂布,呂布要擊殺呼延隆滔其實不難。不過,難得遇到一名使用雙鞭的,呂布便也沒有下殺手,舞著畫戟和呼延隆滔打的戰情火熱。
公孫瓚的士兵,還有鄴城上袁紹的士兵看到兩人如此勇猛,頓時都喊聲震天。當然,公孫瓚和袁紹二人都知道,呂布沒有用盡全力。否則,呼延隆滔即使用雙鞭,也不可能跟呂布戰到這個地步。
城頭上的袁紹臉都黑了,他不知道呂布在想什麼,竟然還保留實力,如今公孫瓚那一方士兵的士氣又提升了,著實可恨!
戰了十幾個回合,呂布撥馬後退,呼延隆滔也停下進攻。他也知道呂布沒有對他下殺手,否則,他早就敗了。
“吾念你使用雙鞭不易,且留你一命,去吧!”
呂布的聲音很低,僅有二人能聽到。正如他所說,用雙鞭的人很少,死一個就少一個。所以,呂布決定留下呼延隆滔的性命,讓雙鞭得以保留,日後也能有雙鞭猛將出現。反正這場戰鬥跟呂布關係不大,公孫瓚士兵的士氣如何,與呂布無關,呂布才懶得搭理袁紹是否會不滿。
言畢,呂布和呼延隆滔各自回到己方陣營。公孫瓚見己方士氣上升,當即便準備下令攻城。
而呼延隆滔的後人確實有雙鞭猛將出現,名為呼延灼,卻是名震一時,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https://8./book/52571/25794919.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