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鄴城東麵二十裏外的一座小山峰上,此時正有一支騎兵靜靜的坐在馬上,巍然不動,好似雕塑一般。而為首的三人,赫然正是袁常、典韋和於禁。
袁常、典韋和於禁率領著鮑信的五千騎兵,一路吊在公孫瓚和黑袍人的大軍後麵,沒有絲毫的動作。公孫瓚和黑袍人可能知道了,也可能不知道,反正袁常他們沒被埋伏或者堵截。於禁率領的這五千騎兵是鮑信重金打造,倒也精良,比白馬義從這樣的精銳騎兵或許差一點,卻也比尋常騎兵好很多。
等到公孫瓚和黑袍人到達鄴城之後,袁常也沒有繼續前進,而是找了一座山峰安營紮寨。這是袁紹的戰鬥,袁常才不會傻得把自己的士兵去給他戰鬥。因此,袁常會呆在這裏,等到戰鬥結束,到時候痛打落水狗袁常倒是不介意。
“主公,俺們怎麼不去戰場,呆在這裏都快淡出個鳥來了!”
典韋伺立在袁常身旁,雙眼戰意盈然,小聲的建議到。
袁常沒好氣的白了典韋一眼,無奈解釋道:“我們這五千人在公孫瓚他們十幾萬大軍麵前能掀起什麼浪花?如果我們出現,到時候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出動,必然會損失慘重。再說了,這場戰鬥是袁紹和公孫瓚之間的戰鬥,這是冀州歸屬的戰鬥,與我們關係不大,我們沒必要去摻和!”
典韋撇了撇嘴,也不說什麼,袁常肯給他解釋還算好的了,不然就是一腳把他踹到角落去了。
不過,呆在這裏也確實蛋疼,想要知道戰場上的情況,還要讓探子去打探。如果有望遠鏡就好了,找座高一點的山峰,就能觀察戰場的動態。看來,等這次戰鬥結束返回渤海郡,很多東西都要開始進行了。
……
“衝啊!”
“殺啊!”
“轟隆隆!”
“咻咻咻!”
鄴城下,公孫瓚和黑袍人的一隊隊士兵架著雲梯,怒吼著衝向鄴城城牆,雲梯搭在城牆上,迅捷的向城頭爬去;然而,城牆上的袁紹士兵,反應也不慢。一塊塊巨石、檑木又快又狠的砸下,雲梯上的士兵躲閃不及從而跌落,或死或傷。
城下公孫瓚的弓箭手向著城牆射去,壓製袁紹的弓箭手無法射擊雲梯上的士兵;而袁紹的弓箭手則回應公孫瓚的弓箭手,相對而言,袁紹的弓箭手占據上風,畢竟他們有城牆之利,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弓箭在落下時的加速度,給公孫瓚的弓箭手造成更大的傷害。然而,公孫瓚還是不得不讓弓箭手和城牆上的弓箭手對射,不然爬上雲梯的士兵根本無法安心的登城。
“先生,為何我們不用投石機攻城?”
公孫瓚和黑袍人並立而騎,公孫瓚對於攻城的士兵倒也沒有太過關注,今天的攻城,不過是試探性的進攻,派出的都是一些比較弱的,即使全死光了,公孫瓚也不會在意。不得不說,戰爭是很殘酷的,一將功成萬骨枯絕不是個玩笑。
“公孫將軍,這場戰鬥沒有那麼快結束,所以我們不必急著動用所有的力量。攻城戰對於士兵而言是一次錘煉,能夠在攻城戰中活下來的,將來都會是精銳。如果將軍要蕩平異族,而我要爭霸天下,需要的是最精銳的士兵,我們要讓士兵在戰鬥中升華,變得更強。否則,我們如何與其他人爭?一旦我們動用投石機,袁紹或許會出城與我們交戰。雖然我們人數較多,但是,我們麾下並沒有衝鋒陷陣的猛將。而袁紹有呂布、文醜、顏良等猛將,雖然說個人在戰鬥中的作用不大。但是,對士兵的士氣有很大作用,一旦讓他們出城,或許我們就會有頹勢。如今我們不用投石機,袁紹就不會出城與我們戰鬥,畢竟袁紹也想保存兵力。”
“原來如此,難怪先生讓我去將玄德他們請來!”
公孫瓚頓時恍然,還沒到達鄴城的時候,黑袍人就已經讓公孫瓚去把劉備兄弟三人請來戰場支援,目的就是與袁紹麾下大將抗衡。公孫瓚曾經也以為自己很勇猛,然而,見到呂布、關羽、張飛等人之後,他才知道自己的武藝也就一般般。對此,公孫瓚曾經沮喪過,不過,很快就恢複了。他是一方諸侯,有自己的勢力,沒必要因為個人武藝的弱小而沮喪。
鄴城的攻城戰還在繼續,公孫瓚和黑袍人的士兵如潮水般向城頭湧去,不時有人爬到城頭,帶走一些袁紹士兵的性命,不過,很快就被擊殺。特別是在午時過後,鄴城城上停止使用檑木和巨石之後,靠近城頭的士兵越來越多。首先,袁紹也看出這些不是公孫瓚和黑袍人的精銳士卒,沒必要浪費守城資源;其次,公孫瓚他們能想到的事,袁紹自然也想到,通過戰爭來錘煉自己的士兵。每一場戰爭,除了殺戮,勝利,雙方的將領也希望自己的士兵能夠在戰爭中錘煉,變得更強。
“咚咚咚!”
“嗚嗚嗚!”
臨近傍晚,袁紹和公孫瓚兩方陣營的鼓聲、號角聲幾乎同時響起,這代表著今天的戰鬥已經結束了。
一天的戰鬥下來,鄴城城下堆滿了屍體,袁紹、公孫瓚和黑袍熱三方的士兵加起來戰亡了將近一萬人,重傷數千,輕傷數萬。雖然說重傷的人保住了一條命,然而,在如今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重傷等同於死亡。消毒不到位、藥材不到位等等,使得重傷的士兵基本都沒有活路。當然,倘若華佗、張仲景這樣的神醫肯出手,或許能保住很多人。可惜,二人不在,而且如今到處都是戰鬥,他們想騰出手也不可能。所以,這重傷的數千人,最終的結局隻有死亡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