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袁常居住的是太守府,不得不說,古時候當官的還是不錯,都會有一處居住的府邸。假山流水、亭台樓閣,一應俱全,比之後世的別墅更甚百倍。而且占地極廣,袁常、趙雲、典韋、呂布還有甄家眾女,都居住在太守府中,依然還有很多空置的房屋。當然,太守府東、南、西、北四個院子,外加女眷居住的內院,都清晰的隔開,倒也沒有太多的不方便。
郭嘉、趙雲、典韋已經在院子之中等待,看到袁常到來,臉上都露出一副你懂得的笑容。原本趙雲是個很正經的人,不過,在袁常這樣的主公,還有典韋這樣的同僚影響下,漸漸也變壞了。讓袁常感歎,典韋真豬一樣的隊友。然而,袁常卻是絲毫沒有想到,他對趙雲的影響更大。
袁常無視他們的神情,男歡女愛很正常,不服你們也可以搞。典韋還說的過去,在陳留老家有了妻子,還有了一個兒子,典韋也準備把他們接到南皮城來。至於郭嘉和趙雲,都還是處男,袁常都懶得笑話他們。
“走,去府衙,本太守夜觀天象,又是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袁常大手一揮,氣勢十足的在率先開路。
片刻之後,他們就到達了府衙。而太守屬官也都到場了,袁常新官上任之時三把火已經把這些屬官燒得心裏有陰影了,自然不敢招惹袁常這個煞星。
“諸位,因為公孫瓚入侵我渤海郡領土,本太守無暇處理政務。這一個月都是由何郡丞和郭主薄處理,本太守見到渤海郡欣欣向榮的局麵,心中極是是欣慰。本太守向來是賞罰分明,因此,何郡丞和郭主薄一人賞黃金十兩,綢緞五匹,穀糧五十石。還望諸位能夠以何郡丞和郭主薄為榜樣,為我渤海郡的建設添薪加柴。”
袁常坐在主位之上,先是對郡丞何文還有郭嘉獎勵了一番。
何文是渤海郡的大家族子弟,這點賞賜對他而言可有可無,不過,總比沒有好,因此,上前拜謝一番。何文卻是覺得,袁常這次與先前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至於郭嘉,則是知道袁常先來個小甜湯,稍後就有大招出手。不過,賞金十兩,郭嘉還是收下了,沒辦法,他還欠著袁常一屁股的債,人窮誌短,有這點賞金他還是很高興的。十兩賞金就是十萬錢,也夠消除一大筆欠債了。不過,不過才不會傻得拿去還錢,這賞金他自然留著私用,至於袁常的欠據,郭嘉表示隻有嗬嗬。
袁常目光掃過在場的官員,神色平淡無奇,淡淡的說道:“渤海郡的繁榮,大家是有目共睹。不過,在繁榮的背後,也有一些缺點,這是無法避免的。本太守在路上見到渤海郡百姓艱難,覺得他們生活不易,故此,本太守決定,將渤海郡內的賦稅從原來的十五稅一改為三十稅一,諸位以為如何?”
“太守大人,賦稅變革,當由冀州府傳令,大人如此改變,怕是會讓刺史大人不滿。”
站出來說話的是一名中年男子,四十歲左右,麵容俊雅,顯然是世家大族的子弟。這人乃是郡守法曹史,負責的就是一郡的立法。雖是渤海郡太守府屬官,卻是由當初的袁紹任命,因此,這家夥自然是為袁紹著想。
通常,法令越艱難,越容易得到官員的認可,越寬鬆,反而越不容易得到官員的認可。
例如朝廷的賦稅政策是三十稅一,而一些偏遠郡縣的長官卻沒有將法令傳達,依然用十五稅一的政策。百姓又不知道情況,還是傻傻的將糧食上交。郡縣的長官將朝廷的那部分上繳,剩下的自然是郡縣裏的官員貪汙。然而,倘若將賦稅改為四十稅一,那官員就肯定不會同意。賦稅低了,達不到朝廷的要求,這欠缺的部分誰來補上?大家又沒有好處,誰肯做這種事。
這法曹史自認為是袁紹的人,袁常降低賦稅的做法,顯然危害了袁紹的利益,所以,法曹史當然會出來反對。
袁常神色不變,看了法曹史一眼,隨意的問道:“你姓甚名誰,官居何職?”
法曹史雖然不爽袁常那種輕視他的態度,不過,袁常如今是他的上官,他還是站出來朗聲說道:“屬下何郎,居法曹史,郡內法令皆由屬下經手。”
“嗯!”
袁常淡淡的應了一聲,隨後臉色繃直,喝道:“刺史大人早已授權於我,日後渤海郡由我全權管理,我說的法令就是刺史大人的法令,你可知道?還有,本太守下達這個法令,不是找你們商量,而是讓你去執行。記住,這條法令必須宣傳到渤海郡內每一個百姓的手上,若是有誰不知曉,本太守決不輕饒。”
袁常的喝聲,頓時將在場的官員給震住了,一臉愕然的看向袁常,似乎都發現了袁常的不同。
而何文此刻心驚,終於明白袁常哪裏不一樣了。
之前的袁常感覺就像是紈絝子弟,對什麼事都不在乎,一切都由郭嘉來處理。而如今,袁常展露猙獰獠牙,將他真實的一麵展現,恍惚一個王者,是那樣的霸氣而又有魄力。何文明白,這才是真正的袁常,之前袁常的表現,不過都是偽裝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