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孔融為了製止太史慈出城決戰的念頭,勸說道:“子義,你連夜趕路,此時怕是身心俱疲,若是出城交戰,若是有失,我又如何向老夫人交代?子義你且先去休息,待養足精神之後,再談此事。”
孔融說的也有道理,太史慈想想自己現在的狀態,確實不適合出城戰鬥,所以也沒有反對,聽從了孔融的安排。
待太史慈下去休息之後,孔融皺著眉頭,將自己曾經的大將給招來了。
話說孔融麾下有什麼大將?
當然有,當日十八諸侯聯軍討伐董卓,各個諸侯手下都有那麼一兩個大將。有些諸侯的大將被幹掉了,有的大將則還活著,孔融的大將自然還活著,隻不過是成為了廢人。
沒錯,孔融的大將自然是那名使用大鐵錘,能夠跟呂布交戰十回合的武安國。
武安國當初在虎牢關跟呂布交戰,一隻手被斬斷,對於使用雙手大鐵錘的武安國而言,武安國顯然已經成為了廢人。倘若是曹操、劉備這樣的梟雄,像武安國這樣的廢人,早就被遺忘到哪個旮旯角了。但是,孔融是個文人,還是謹守古人禮儀的文人,自然不會過河拆橋,依然還是很重用武安國。不得不說,文人的迂腐,在有時候是壞事,有時候卻也是好事。
“安國,北海郡如今的情形,你認為當如何解決?”
別看武安國隻有一隻手,被稱為廢人,那是相對於大部分的武將而言。至少,武安國這樣的狀態,對付幾個尋常的士兵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武安國當初能夠在呂布的手下逃脫性命,足以說明他的實力還是可以的。
對於管亥這支黃巾賊,武安國是比較了解的。
當初黃巾賊被朝廷鎮壓,除了一些首腦,大部分的黃巾賊要麼躲入山林之中,要麼則是投靠朝廷,像張闓就是這樣的例子。當初管亥這支黃巾賊在北海郡為害,孔融也想過招安他們,而執行人就是武安國。
管亥這支黃巾賊為害北海郡的時候,剛開始孔融是要鏟除他們的。但是,卻沒有辦法。
要知道泰山的麵積是何等之大,不要說北海郡的數萬士兵,就算是有十萬、百萬士兵,一旦這些黃巾賊藏匿起來,也都找不到。若是執意進入山中圍剿,說不定還會被黃巾賊借用山林的優勢,將士兵給擊退。無奈之下,孔融隻好讓武安國去招安。
不過,管亥覺得給人當手下,一點都不自由,還不如他占山為王來的舒爽,故此拒絕了孔融的招安。而武安國,也接觸過管亥,對管亥的武力有些了解。若是以前他手還在的時候,跟管亥相比也是半斤八兩,絕對不可能讓管亥包圍營陵城。黃巾賊的實力其實也就一般,隻要擊敗帶頭的一些人,剩下的黃巾賊就不足為懼了,關鍵是北海郡如今沒有拿得出手的武將。
當然,自從武安國手廢了之後,就深居簡出,也很自覺的沒有去過問北海郡的事。他知道他成為了廢人之後,很多同僚都看不起他,雖然孔融待他如從前那般,他也不想讓孔融難做。因此,武安國都不知道太史慈以極其勇猛的姿態衝進了營陵城。
否則,武安國會立馬建議孔融讓太史慈率兵殺出城去。
武安國雖然是個武將,卻也有點頭腦,見孔融煩惱,當下建議到:“大人,以如今北海的兵力,怕是無法將黃巾賊擊退,為今之計,隻有向他人求援了。”
“隻是,如今我們該向誰求援呢?”
孔融皺著眉頭,好似拿不定主意,其實,孔融的心中早就有了人選。
北海郡這個位置倒是有點特殊,距離冀州、兗州、徐州都挺近的,因此,求援的目標也很好確定。一個是冀州袁紹,一個是兗州曹操,還有一個就是徐州陶謙了。
如今曹操進攻徐州,孔融又寫信去居中調解,不久之後可能還是敵人,曹操自然不能去求援了;其次徐州陶謙,現在被打的自顧不暇,都找他求助,哪還有空幫他?當然,如果孔融知道是陶謙給自己引禍上身,估計都不會再想著去幫陶謙了。至於最後一個冀州袁紹,雖然可以幫孔融,孔融卻並不是很想找他。
當初虎牢關諸侯聯盟討伐董卓,要營救天子。袁紹這家夥卻想著另立天子,這種行為就是不折不扣的不忠不孝,對於孔融這種人而言,袁紹跟董卓有的一比。所以,孔融內心之中是很不想找袁紹幫忙的。
然而,如今除了袁紹,似乎沒有人能幫他。所以,孔融故意裝作為難的樣子,卻是想讓武安國提出去找袁紹求援,這樣他的心裏倒還好受一點。
不過,武安國說話之後,卻是給了孔融一個意外的答案,倒是讓孔融高興了許久。
https://8./book/52571/25794873.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