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曆史上,劉備為了獲得跟孫權的聯合,不也是迎娶了孫尚香;後來到了益州,不也是迎娶了劉焉兒子劉瑁的老婆吳莧,劉備之所以娶個**做老婆,還不是因為有相士說吳莧有大富大貴之相。
在古時候,所謂的大富大貴的麵相並不是有錢或者說達官貴人就能稱得上,就連丞相、王公的妻子都不敢說有這樣的麵相。一般能夠稱得上大富大貴麵相的人,都是皇帝的老婆,最少也是貴妃,甚至於皇後。劉備迎娶吳莧,可見劉備其實卻有稱帝之心,說他被諸葛亮等人逼得稱帝,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再說了,劉備給他的兩個兒子取名“封禪”,其野心已經是昭然若揭。
糜竺去冀州做什麼,其實也不是什麼太隱秘的事,若是跟他糜家一樣都是經商的,糜竺自然要保密。不過,在宴席上的人,自然沒什麼需要保密,當下說道:“玄德公,竺此去冀州渤海郡,乃是為了新鹽一事。玄德公也知我糜家世代經商,如今這新鹽出現,我自當少不得要去見識一番。”
孔融作為孔子的後人,身為一名儒家士子,自然不喜歡經商這樣的話題。不過,劉備和糜竺在那相談,他也不好打斷二人,隻能端起酒杯自斟自飲。至於劉備,當初落魄的時候還在賣草鞋,若不是黃巾起義讓他打出點名堂,估計現在還在賣草鞋。因此,跟孔融這種含著金鑰匙出身的人不一樣,劉備對於金錢也是很上心。劉備也就是沒錢,所以一直隻能讓他的士兵保持在二三千人左右,若是劉備有錢,征召個一萬、十萬士兵也不是難事。
不過,對於渤海郡,劉備心中是有一點陰影的。
當初公孫瓚和黑袍人十幾萬大軍攻打渤海郡,渤海郡隻有二萬士兵,結果連續攻打了幾日沒能攻下。雖然說當時公孫瓚和黑袍人趕時間,但是,渤海郡的實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當初關羽和張飛出戰,一個戰平、一個戰敗,如果沒有必要的話,劉備是不想去招惹渤海郡的太守袁常。
不過,對於新鹽的事,身處冀州平原國的劉備,還是有一點了解的。畢竟平原國和渤海郡相距不遠,也就幾十裏的路,騎馬幾個時辰也就能到了。
“糜別駕原來卻是為了新鹽之事,關於這新鹽,備倒是知道不少。”
劉備和糜竺相互之間都有意結交,自然談的頗為高興。
“那新鹽傳聞乃是渤海郡太守袁常所發明,此鹽比之貢鹽更勝百倍,潔白細膩有如珍珠粉一般,備有幸嚐過幾次,那味道確實不是以往所用之鹽能夠比的上的。”
糜竺本就有意前往渤海郡,如今聽了劉備的話,更是心動。不過,劉備要是知道,原本應該屬於他的人,就因為他這一番話,結果導致糜竺成為了袁常的人,也不知道劉備是否會氣得吐血三升。
“哦,竟有如此神奇之物,看來竺此去渤海郡是對的了。”
糜竺驚歎一聲,連劉備這樣的人物都覺得新鹽不同凡響,看來是真的如此了。
卻說席位上另有一人,聽得劉備和糜竺的談話之後,眼睛一亮,待二人停下交談之後,那人連忙端起杯子坐到糜竺身旁問道:“子仲兄,你此番是要去冀州渤海郡?”
糜竺抬頭一看,原來問話的人是太史慈。
太史慈殺出重圍,替孔融送信請到劉備來救援,可以說,太史慈是北海郡的大恩人,孔融設宴當然也會宴請太史慈。
“子義兄說的沒錯,竺正是要前往冀州渤海郡。”
看到太史慈湊上來,這一桌的糜竺,上首的孔融和劉備都是眼睛一亮,看著太史慈的表情,就像是狼外婆看著小紅帽一般。
卻說這三人為何如此失態?
原來,是因為劉備、糜竺和孔融三人都想把太史慈給招到自己麾下。
太史慈的勇猛,劉備、糜竺和孔融三人都清楚。孔融身為北海郡的太守,好歹也是一方大吏,連一個拿得出手的猛將都沒有,還被人家管亥給圍城多日。原本,孔融還有個武安國,實力還算可以,坐鎮一個北海郡還是綽綽有餘了。隻是,虎牢關一戰,武安國被呂布斷了一臂,基本算是廢人了,雖然武安國還能領兵,但是,沒有強悍的實力震懾士兵又怎麼能行?因此,孔融急需找一個猛將來坐鎮北海郡。
而糜竺,麾下門客過萬,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有一點能力的人,像太史慈這種勇猛之士,卻是沒有一個。真正勇猛的人,又怎麼會投到一個商人家中混吃混喝?所以,在這樣的亂世之中,糜竺也要找個猛士來保護糜家。糜家的門客雖然都不勇猛,卻也比普通的士兵強一些,若是有太史慈這樣的猛將訓練一番,也足以比得上一支軍隊了。所以,糜竺招納太史慈的想法,絲毫不弱於孔融。
至於劉備,那就更不用說了,一個有野心的梟雄,立誌於天下,更是想要招收無數的謀士和武將。曆史上劉備就經常挖人家的牆角,從公孫瓚開始,一路挖到底,劉備也確實挖到了不少的人。如今碰到太史慈這個無主的猛將,劉備又豈能沒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