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 豐縣劉家(1 / 3)

北海郡治所,營陵城外

軍旗獵獵,兵革朝天,一萬北海郡士兵整裝待發。在一萬士兵的前方,孔融騎在戰馬之上,身披大髦,手提佩劍,猛的向前揮舞。

“出發!”

頓時,一萬北海郡士兵踏著腳步,緩緩向徐州進發。

而在臨淄城外,被公孫瓚任命為青州刺史的田楷,此刻也是集結大軍一萬五千餘,同樣揮軍向徐州進發。

至於劉備、糜竺、太史慈等人前往冀州,卻是不提。

……

徐州戰場上

曹操兵分兩路,一路是夏侯淵的五千騎兵、一萬步兵,從山陽郡分兵,自任城進攻,一路推進。任城亦是徐州的一座大城,城牆高達十幾米,同時也是徐州和兗州的前沿城市,是抵禦兗州的一座重要的城池。

按照正常的戰略來說,夏侯淵想要攻下任城,至少也要幾十萬大軍,個把月的功夫。然而,陶謙將任城這一線的防禦都撤走,根本不打算派兵防守,因此,夏侯淵僅僅是攻城一天,駐守任城的大將就已經開城投降。不投降也不行,陶謙已經把大部分的士兵都調走,如今任城不過三千的士兵,明知必敗的局麵,守城大將又不是陶謙的心腹,又豈會替陶謙把性命給交待在這裏?

而且,陶謙還非常狠的把任城的糧草都調走,隻給三千士兵留下一個月的糧草。如果一個月後曹操退兵,陶謙自然會再送糧草來,若是曹操沒有退兵,那就讓任城的守將自己想辦法。也因為這一點原因,任城的守將才沒有心思死守,陶謙都要放棄他了,他為什麼還要賣命?

同時,陶謙隻留了一個月的糧草也是給夏侯淵出了難題。曹操這次出征糧草本就不足,夏侯淵的一萬五千大軍也沒有多少糧草。如果夏侯淵把任城的糧草給奪了,必定引起任城士兵的激烈反抗,這樣也能拖住夏侯淵的腳步;若是夏侯淵不搶奪糧草,就會有糧草不足的困難,無論夏侯淵怎麼選擇,對陶謙而言都沒有多大損失。

而夏侯淵也很果斷,放棄了這些糧草。兵貴神速,夏侯淵擅長的就是千裏奔襲,卸了任城士兵的鎧甲和武器,便接著進攻。

蒲縣、薛縣、滕縣等地幾日的功夫便已經攻克,威縣的守將倒是有責任感,愣是防守了兩天,在糧盡彈絕的情況下,威縣守將自刎而亡;夏侯淵敬佩威縣守將的忠義,對威縣也是秋毫無犯。相較於陶謙放棄自己領地的做法,夏侯淵這一路的進攻,倒是給曹操贏來了不少的聲望。

在攻下陰平、跗陽、武原三縣之後,隻是經過了十五天的時間,夏侯淵的奔襲大軍已經到達下邳城百裏的距離,隻要一日夜的行軍,便能到下邳城下。不過,夏侯淵隻有一萬五千的士兵,五千還是騎兵,連攻城器械都沒有,攻打城高牆厚的下邳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夏侯淵停下進攻的步伐,派出士兵去打探曹操那一路的情況。

相對於夏侯淵的順利,曹操這一路主要部隊卻是很不順利。

陶謙將徐州的大軍都召集起來,防守曹操這一路大軍,每一座城池都遭到強烈的反抗,一座小城池,至少都要曹操兩日的功夫,可以說前進的是舉步維艱。

曹操這一路主力部隊,從山陽郡出發,先是東縉縣,便有曹豹的心腹大將駐守,因此,曹操用了兩天時間攻下。如今曹操的老爹還沒有掛,所以,曹操攻下之後也沒有屠城,隻是將曹豹的心腹給拿下,斬首示眾。原本,曹操是期望這樣能夠威懾接下來的城池,讓他的大軍進攻更輕鬆。

然而,曹操斬殺守城大將的做法,卻是引起了之後守城大將更激烈的反抗。

既然城破就要死了,這些守城大將又怎麼不會死命抵抗?那麼,有人就會說了,既然這樣,為何不跟任城那一線一樣,直接不抵抗,開城投降就是了。

事實上,兩條戰線的情況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任城這一線已經被陶謙給放棄了,負責駐守的將領也多是不被陶謙就看重的大將。因此,陶謙對他們的約束不大,這些將領的家眷都是跟隨將領住在一個地方,就算他們投降了,陶謙也奈何不得他們。但是,彭城這一條戰線上,負責駐守的都是陶謙或者曹豹的心腹大將,平時都給了他們最好的待遇,如今開戰了,豈能隨便投降?因此,這些將領的家眷如今都在下邳城內住著,一旦將領投降,陶謙便會直接斬殺他們的家眷。也是因為這一個原因,使得駐守的大將不敢投降。

東縉縣攻下之後,是防東縣,防東縣一戰可謂是更加艱辛,城內一萬徐州士兵,死傷殆盡,而曹操的大軍,也死傷近萬。曹操軍的戰力比之徐州士兵的戰力強一截,然而,卻被防東縣的士兵打成一比一的比例,對於曹操而言,是個極大的損失。等攻下防東縣之後,曹操才知道守將極其瘋狂,任何士兵不得投降,一旦有這樣的意圖,士兵的家眷立馬就會被一起斬殺。守將心裏想著,如果士兵投降,城池就要被曹操攻下,到時候自己就要死了,既然如此,哪還要管那些士兵怎麼想。隻要自己的家眷還活著就可以,因此,在極大的壓力之下,守城的士兵也是無比的瘋狂,才讓曹操損失慘重。

發現這種情況,曹操也就改變了策略,從犯不殺,隻殺主犯。徐州的主犯是誰,當然是陶謙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