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急吼吼的拍馬馳騁而出,卻並沒有什麼太出色的表現。典韋的箭術也就中等,命中率有,畢竟典韋年輕的時候在山林打獵,一手命中率極高的箭術是必須有的。不過,典韋的射箭卻是很狂暴,十箭都射中靶心,同時,也將十個靶子都射得四分五裂。這廝騎在馬上咧嘴大笑,卻不知袁常在場上跳腳罵娘。
“洪飛這廝真是敗家,不知道這些靶子也是要用錢打造的嘛!”
對於袁常的話,眾人除了無語已經無力反駁了。不過,典韋的勇力還是很讓人驚歎的。能夠箭箭射中靶心,同時還把靶子射得四分五裂,還真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典副郡尉好箭術,某來領教!”
張遼大喝一聲,拍馬而出,挽弓搭箭,片刻的功夫,張遼的十箭已經射出,也同樣是箭箭射中靶心。目前為止四個人上場,全都十箭射中靶心。也就是說這十人都得到了十分。圍觀的百姓們都極其驚歎,沒想到小小一個渤海郡竟然有如此多的猛將,箭術都如此高超,若非前來觀看渤海郡的閱兵儀式,怕是還真不到渤海郡竟然有如此強悍的實力。
在場的將領可以說是分成三撥,一撥是袁常的人馬,為趙雲、典韋、韓恂、於禁四人。當然,袁常麾下還有葉孤城、西門吹雪等人。但是,葉孤城五人算起來並不屬於武將,隻是俠客這一類人,俠客跟武將有不同的區別。
武將和俠客都有武力,這一點相同。然而,武將的武力更傾向於戰場殺敵。隻要能符合殺敵的武藝,武將們基本都有涉獵。就如禦馬、箭術、統兵等等,就算天賦差,也有那一點的能力;而俠客的武力,更傾向於對戰。簡單的說就是pk。俠客中自然也有殺手這一類人,不過,這一類人畢竟是少數的。在pk的時候,同等實力的武將和俠客相比,武將會稍弱一些;然而,在戰場的時候。武將的實力卻又比同等實力的俠客會高一些。戰場和pk的舞台就像是一個buff,給雙方都增加一些屬性。
因此,閱兵儀式的項目並不適合於葉孤城五人,所以他們才沒有上場。要是讓眾人知道,站在袁常身後如同尋常護衛一般的葉孤城和西門吹雪二人。有著趙雲、典韋這般實力,估計都會驚呆了。
除了袁常一方,還有呂布一方。呂布一方的人數是最多的,呂布加上八健將就有九個人,也可以說是實力最強的一番。隻要八健將配合,幫助呂布奪得第一不是問題。不過,呂布何等驕傲的人,自然不屑於做這種事。再說了。戰場無父子,大家現在都是對手,他們也不會違背道義。做什麼小動作。
最後一方就是獨自一人的太史慈,太史慈明麵上是糜竺的護衛,其實是個自由身份,而且是準備投靠袁常,也算是半個袁常的麾下。
張遼射箭過後,出場的是高順。
高順的統兵能力極強。武藝方麵略遜一籌,箭術也差了一點。因此。高順是出場的五人之中,第一個沒有十箭全中的。雖然前麵四人十箭全中看似很簡單。其實並不簡單。人家能十箭全中那是有實力,高順也不會因此有什麼不服的心裏,畢竟自家人明白自家事。所以,在漏了一箭之後,高順還是依然神色平淡。
八健將都知道高順的性子,也沒有去安慰他,沒有必要,因為高順不會在意這些。
高順之後出場的是袁常一方的於禁,於禁跟高順一樣,也隻射中了九箭,同樣,於禁也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緊接著,郝萌、成廉,魏續、宋憲、侯成等八健將的成員紛紛上場,八健將各自有著各自的特長。曹性擅射,其他七人並不擅長。因此,除了張遼能十箭全中之外,高順射中九箭,郝萌、成廉五人則隻射中了八箭。
別看他們隻射中了八箭,好像成績就很差,其實並不是這樣算。
首先,這次射箭是騎在戰馬上,必須在移動中射出,這樣難度就提高了許多;其次,射箭的弓還不是通常士兵們常用的二石弓,難度更添一份;最後,還有著時間的限製。這一點,也是極其的重要。因為考慮到時間的問題,心理上隻要有頂點的偏差,就會讓箭矢落空。能夠射中八箭,在軍中當個將領都是沒有問題的。依照這次射箭的難度,能夠射中五箭的人,在軍中都能當個伯長,六箭都尉,七箭校尉。八箭之上,就看上位者的決定,這些絕對都是箭術上的人才了。
當袁常一方的典韋、韓恂、於禁,還有呂布一方的八健將射完之後,場中隻剩下趙雲、呂布和太史慈三人。
曆史上,趙雲、呂布和太史慈三人的箭術都是極其有名的。
就說太史慈,曆史上投效孫策。當時劉表的從子劉磐,十分驍勇,數度侵略孫策的地盤。孫策於是分海昏、建昌作左右共六縣,太史慈為建昌都尉,兼治海昏。當時劉磐引兵入侵江東,在城下挑釁。而太史慈在城上挽弓搭箭,射中劉磐頭盔,若非避免孫策和劉表交戰,估計太史慈都一箭射死劉磐了。要知道,當時劉磐所站的位置距離城上有四百步,已經超出射箭的範圍。不僅如此,太史慈跟隨孫策討伐麻保賊的時候,有一個賊人在城樓上辱罵孫策,手撐著城牆上的柱子,十分囂張。太史慈二話不說,一箭射向城樓,箭矢貫穿那賊人的手腕,並且牢牢釘在城樓柱子上。由此可見,太史慈的箭法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