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項比試開始,第一戰由甲組一號張遼對陣甲組二號韓恂!”
袁常這一方的韓恂,很不幸的碰上了張遼。就事實而言,張遼的武力確實比韓恂強了一截。要知道,張遼可是頂級武將的行列,而韓恂,則是排在二流武將的行列,中間差了一個層次,差距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即使如此,韓恂依然還是昂首迎上。
韓恂曆史上的武力是差了些,但是,如今曆史改變,韓恂跟隨了袁常。有趙雲和典韋的指導,韓恂的武力也是緩慢增長。若非韓恂的年紀已經過了最適合練武的年紀,怕是能夠突破更多。
韓恂用的是長刀,這一場馬戰,大家所用的兵器都是各自平時所用的。唯有戰馬還是一模一樣,畢竟有的人戰馬好,有的人戰馬劣一些。就說呂布,他若是用赤兔馬,就相當於是一點五個人在打一個人。動物都是有靈性的,隻不過靈性的強弱問題而已。赤兔馬顯然是靈性比較高的動物,讓赤兔馬上場,其他人的戰馬怕是連一半的威力都發揮不出來。因此,基於這點原因,大家的戰馬必須統一。至於武器,就沒有要求了。
而張遼,用的是長戟。
如今這個時代的武將,通常用的兵器都是長兵器,短兵器使用的人較少。武將都是在馬上戰鬥,少有步戰的。因此,有一個順手的長兵器。就會帶來極大的優勢。而這個時代的長兵器,通常都是矛、槍、戟等等。長戟是一種矛和斧頭的結合體,在長矛的頭上加了一柄斧頭。而在斧頭的背麵,則是鐵鉤。矛頭可以進行刺殺,斧頭可以用來劈砍,鐵鉤則可以將對方的騎兵鉤殘,從而給自己帶來優勢。呂布的方天畫戟其實也是長戟的一個分支,隻不過方天畫戟在構造上比長戟複雜且更具殺傷力,而且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更高。
當然。無論怎樣的武器,都還是要看使用者。就如趙雲用的是槍。比戟簡單多了,然而,槍在趙雲手上所造成的威力,卻是比尋常將領用戟所造成的威力還強。
因為平時有跟趙雲、典韋二人交手。韓恂麵對比自己高一個層次的張遼,卻還是能戰的讓人眼睛發亮,最後,因為實力巨大的差距,韓恂還是敗給了張遼,卻還是贏得了百姓們的喝彩聲。
“第二戰由乙組一號典韋對陣乙組二號高順。”
不得不說,典韋和高順還是很有緣的,或許二人能夠進一步發展關係。在第二項的步戰之時,典韋就跟高順碰上了。沒想到。第三項的馬戰,二人竟然又一次碰上,或許是上天注定要讓二人之間擦起一段火花。
鬱悶歸鬱悶。高順還是昂然的舞著三叉戟朝著典韋衝鋒而去。
高順的武器也是長戟的一個分支,三叉戟很容易想象,就跟雅典神話之中海皇波塞冬用的武器一樣。三叉戟的殺傷力自然不如長戟,更不如呂布的方天畫戟。但是,三叉戟有個特效,那便是容易勾住他人的武器。一旦對方因為武器收不回來而愣神的時候,高順便能給對方出其不意的攻擊。當然。麵對典韋這樣的對手,高順的三叉戟也起不到什麼效果。
原本,高順是想要借著武器的優勢,跟典韋拉開距離,消耗典韋。然而,不知典韋是吃了某種藍色小藥丸還是真的看上高順的菊花,竟然舞著雙戟凶猛的衝向高順,根本無視高順的攻擊。然後,高順就失神了,不過一個回合的時間,高順就被典韋給打下場了。
對此,高順鬱悶的同時,又極其“幽怨”的看著典韋,似乎在控訴對方一點都不“憐香惜玉”。
典韋之所以如此摧枯拉朽的解決高順,也是有典韋的原因。
第二項比試決戰的時候,典韋跟呂布、趙雲二人傾力而戰,到現在休息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時辰。因此,典韋不得不速戰速決,從而多贏得一些時間來恢複體力。雖然馬戰不是典韋的強項,但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典韋也想獲勝。所以,典韋必須盡快解決高順,才能有更多的時間休息。對於高順“幽怨”的眼神,典韋回報對方一個大板牙,似乎在告訴對方別生氣,等結束之後灑家再好好安慰、安慰你。
高順見了典韋的眼神,身子一個顫栗,忙不迭的跑開。
第三戰太史慈對陣侯成,同樣是十個回合內結束戰鬥。
第四戰趙雲對陣於禁,也是十個回合之內結束,趙雲跟典韋的想法一樣,盡快結束比賽,贏得休息的時間。
第五戰曹性對郝萌,二人戰了上百個回合,戰鬥才結束,最終獲勝的是曹性。對此,曹性並不是很開心。在第二項步戰的比試之中,曹性敗給了韓恂,曹性原本是想在第三項比試的時候贏回來,結果天意弄人,沒有把他們二人安排在一場戰鬥之中。為此,曹性隻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能夠跟韓恂戰一場。
不過,曹性和郝萌的戰鬥持續了上百回合,拖了許多時間,給趙雲、典韋、呂布等幾個在先前戰鬥之中消耗許多體力的將領贏得了許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