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九章 張遼VS太史慈(2 / 3)

第六戰,呂布對上小舅子魏續,似乎為了在姐夫麵前展現自己努力鍛煉的成果。魏續這一戰是拚了命的向呂布出手,呂布又不可能真的傷了魏續,結果,愣是把戰鬥拖了十幾個回合,最後,呂布實在受不了,一戟把魏續給拍暈了。魏續還以為自己的表現良好,能夠得到呂布的讚賞。殊不知呂布想的是恢複體力,以保證之後的戰鬥,愣是被魏續給弄的差點氣吐血了。呂布都在考慮。這樣的小舅子是否要得!

最後一戰是八健將之中的成廉和宋憲二人,二人的實力倒是旗鼓相當,又是一場延續了百回合的戰鬥。最後。成廉以微弱的優勢贏得了比賽,晉級下一輪。當然,成廉和宋憲的一戰又給趙雲幾人贏得了時間,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趙雲幾人身上的氣勢越發強盛,顯然。他們的力量正在緩慢的恢複著。

第一輪比試結束,張遼、典韋、太史慈、趙雲、曹性、呂布和成廉六人進入第二輪比試。這一次的戰鬥沒有雙雙出局的場麵發生。因此,這一場的戰鬥,將會有一人輪空。至於誰會輪空,就看各自的手氣。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體現,也就無所謂公不公平了。

結果,抽到輪空號的是本就馬戰強悍的呂布,對此,也沒有人心裏不平衡,畢竟運氣比人家差,能怪的了誰!

其餘六人,趙雲對上曹性,典韋對上成廉。而張遼則與太史慈對上。趙雲、典韋二人的戰鬥沒什麼看頭,而張遼和太史慈的這一場戰鬥,則將會是一場龍爭虎鬥。讓人極其的期待。

第一戰趙雲對戰曹性,十回合內結束戰鬥。

第二戰典韋對陣成廉,十回合內結束戰鬥。

而當第三場戰鬥即將開始之時,百姓們的熱情又一次的被激起了。第一輪箭法的比試之中,張遼表現平平,卻也十箭十中;太史慈則展現了驚人的箭技。一弓四箭在場眾人僅在趙雲和呂布之後;而在第二項的步戰比試之中,張遼和太史慈都展現了他們強悍的武力。折服了在場的許多百姓,一時之間支持二人的不乏少數。而當張遼和太史慈碰撞上了,必定是一場世間少有的巔峰戰鬥。

“雁門張文遠,還請太史兄勿要留手!”

“東萊太史子義,亦然!”

戰鬥還沒有開始,二人的身上便已經散發出強烈的氣勢,在二人中間的場地,似乎都因為二人身上散發出來的強大氣勢而凝固。而圍觀的百姓,看到二人如此強烈的戰意,頓時都把心提到嗓子眼,而分別支持二人的百姓,也都開始議論開來。

“我認為這一戰勝利的必定是張遼將軍!”

“兄台何以如此說法?”

“諸位難道看不出來,張遼將軍比太史慈帥氣多了。而且,人家張遼將軍是呂溫侯麾下的八健將之首,太史慈不過是一個護衛,豈會強過張遼將軍。”

“去你馬勒戈壁的,瞎了你的狗眼,你哪隻狗眼看出太史慈不如張遼?俺就覺得太史慈是最帥氣的,在場無人可比!”

“兄台,在下發表看法而已。即使因為太史慈不如張遼將軍帥氣,你又怎能罵人呢,簡直是有辱斯文。”

“斯文你娘的,信不信老子揍的你娘都不認識你。”

好吧,原本應該討論張遼和太史慈武力的問題,卻是演變成討論二人相貌的問題。若是袁常聽到了二人的討論,必定會告訴二人,他們肯定是處女座的騷年。

閑話少說,且說當戰場上的張遼和太史慈二人的氣勢攀升到極致的時候,二人終於催動胯下戰馬跑動起來。

“殺!”

“死來!”

當知道對方實力的時候,任何的試探都是多餘的。隻是第一擊,張遼和太史慈便全力發揮,希望能夠奪得開場的優勢。隻要第一擊成功建樹,便可在無形之中贏得氣勢,從而將戰鬥引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麵。

“鏗鏘!”

張遼和太史慈的武器都是他們所擅長的,張遼的長戟,太史慈的镔鐵長槍都是大匠用上等精鐵所打造,都是少有的優良武器。或許比不上呂布的方天畫戟以及趙雲的虎目龍紋吞星槍,跟典韋的雙戟、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卻是一個層次。典韋、關羽、張飛、張遼、太史慈等人的武器都是精鐵打造,且是大匠所造,威力自是驚人。然而,呂布的方天畫戟,還有趙雲的虎目龍紋吞星槍打造的材料除了精鐵之外,還加入了天外隕鐵,更添鋒銳。至於這兩柄武器的製造者卻是無人可知,但是,這兩柄武器的威力,卻沒有人可以否認。

張遼和太史慈二人錯身而過。第一擊的對撞之中,誰也沒能占據上風。由此可見,二人的實力卻是在伯仲之間。

當然。因為這次是比試,而非真正的戰鬥。否則,太史慈若是可以用箭,張遼必定吃不了好。麵對太史慈的一弓四箭的箭技,張遼少不得要疲於應付,若是在此之時太史慈迎上,張遼肯定會陷入兩難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