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郡的長史雖然幹的文人的事,外貌倒是更像個武將,說話的語氣都有著武將的豪爽。
“哈哈,連許長史這平日裏都小家子氣的家夥都這般豪氣了,我們樂陵國又豈能落後,我也拿出十兩黃金做彩頭。”
幾名太守、長史都拿出十兩黃金做賭注,壓的自然是呂布。雖然戰場局勢千變萬化。誰也不能保證誰會贏。但是,至少從目前的分析來看,呂布的贏麵還是更大的。拿出十兩黃金隻是增加點興致而已。在場的這些人,都不會缺這些錢。而且,大家擺明是準備黑袁常一筆,不能太多。他們都知道袁常賣給他們的武器、鎧甲什麼的都有很大的利潤,如今隻不過吃點回扣,大家心知肚明,也算是心理平衡了點。
“諸位都是一方人物。才拿出十兩黃金,似乎有點小家子氣了。我清河郡崔家。就多出點,拿出一千兩黃金做彩頭,還望袁太守莫要客氣。”
這次說話的是清河郡崔家的管家,不過。他的話落下,頓時將眾人的目光都吸引過去了。
在場的人不是太守就是長史,做太守的人自己能夠做主。而作為長史,基本都是太守的心腹親信,要拿出一千兩黃金也不算是難事。可是,這次擺明了是大家集體坑袁常,不能太過火,若是惹火了袁常,那就不好了。所以。大家也就拿出十兩黃金意思意思而已。然而,清河郡崔家的管家崔伊卻是根本沒有這個覺悟,一口氣就喊出一千兩黃金。
大家都看出清河郡崔家對渤海郡這次的閱兵儀式並不是很看重。所以,大家都能猜到崔伊在清河郡崔家的身份並不高。因此,崔伊這一千兩黃金根本就沒有權利做主。可是,為什麼他還敢喊出這話?當然,是因為趙雲和呂布的戰鬥十有*是呂布勝,大家都是穩吃袁常這一筆錢。既然有錢賺。崔伊又怎麼不敢喊出來?反正贏了這筆錢他可以自己私吞,跟清河郡崔家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至於輸,崔伊想不到一個呂布會輸的理由。
崔伊這麼做,顯然是不怕會惹惱袁常。崔伊都已經打算從袁常這裏挖牆腳了,早晚都會結仇,虱子多了不怕癢,再多一個又何妨?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崔伊才一口氣喊出一千兩黃金的彩頭。至於袁常不接,崔伊卻是根本就不怕,在眾人麵前袁常連這一千兩黃金都不敢接,臉麵又往哪裏放?同樣的,崔伊的話也惹到了周圍其他幾名的太守和長史,他們都沒錢,就你清河郡崔家有錢,如此財大氣粗?也不是崔伊不怕這些人,反正他隻是清河郡崔家的一個小人物,惹到這些家夥也是清河郡崔家的核心人物去頭疼,跟他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再說了,崔伊並不是真正清河郡崔家的子弟,隻不過是改名換姓投靠了清河郡崔家而已。如果這一千兩黃金賺到了,崔伊還需要呆在清河郡崔家給人家呼來喝去,那是不可能的事,崔伊肯定跑回老家,過他的土財主生活去了。
“嗬嗬,不愧是清河郡崔家的人,這一千兩本太守接下了。”
袁常臉上倒是沒有什麼表情變幻,既然都接了其他人,總不可能說因為崔伊出的太多就不接,那他袁常還真丟不起這個臉。不過,他袁常的錢也不是那麼好賺的,因為這樣的原因殺人,袁常也做不出來。總之,袁常早晚會從清河郡崔家身上要回來的。
既然袁常都沒說什麼了,其他人自然不會多說什麼。說到底,他們跟袁常的關係也就一般,如今清河郡崔家要和袁常掐架,他們倒是樂見其成。
不過,倒是有一人站出來說話了。
此人自然就是董昭,董昭的目的已經十分明顯了,在場的人基本也都看出來,所以,董昭也沒有掩飾什麼。隻聽董昭笑道:“諸位都選呂溫侯勝利,看來不是很看好袁太守麾下的猛將。不過,我這人向來就喜歡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所以,我便跟袁太守一般,選趙郡尉贏了。”
董昭才上任魏郡太守沒多久,油水其實也沒刮到多少。而且,董昭也不貪財,對於錢財並不是太看重。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董昭是出自濟陰郡的董家。董家在濟陰郡也是略有名氣,而且家財殷厚,也算是大康家族了,拿出個一千兩黃金連眉頭都不皺一下。再說了,董昭都已經決定投效袁常了,既然做出決定了,就要當斷則斷,不能再猶豫。所以,幫自己日後的老板分擔下負擔,贏得袁常的好感,也是必須的。
崔道見董昭跟袁常一夥。調笑道:“多有傳聞董公仁頗有識人之明,公仁兄此番選擇趙郡尉,怕是看好趙郡尉吧。可惜吾已選了呂溫侯。否則,必然要與公仁兄一道了。”
崔道的話也隻是戲言,世家大族出來的人都不會是牆頭草的人物。隻要他們認定一個目標,便會堅持到底,除非他們知道自己選擇的是錯誤的。就如荀彧和荀攸他們叔侄二人,原本是在袁紹麾下效力,等知道袁紹不是個成大事的人之後。荀彧和荀攸叔侄二人果斷的離開袁紹,轉而投效曹操。等見識到曹操。知道是他們心目中的明主,二人便一直跟隨,從未有過背叛的念頭。即使後來曹操驕狂,要稱王。荀彧接受曹操的賜死也沒有離去,便是因為這個原因。